>>您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 -> 智库实践
深刻领悟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2023-06-06 15:31:50   
2023-06-06 15:31:50    来源:宁夏日报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共79万字,出现“人民”字眼近2800次,充分体现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彰显了这一伟大科学思想的鲜明本色和根本立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刻领悟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一重要思想和理念的深刻意蕴,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一脉传承的价值观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与以往的思想家不同,马克思恩格斯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角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站在了人民立场上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任何历史都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也要以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内容。因此,人既是自己的主宰,也是历史的主宰,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人类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过程中,自觉地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力量。《共产党宣言》旗帜鲜明地表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这种没有任何特殊利益的政党只剩下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内在追求,将人民作为终生奋斗的服务对象。无产阶级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广大无产阶级认识到革命的重要意义,通过理论宣传和革命实践,使无产阶级从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自身利益的主人。因此,只有马克思主义站在人民的立场,建立属于人民的理论体系,回答属于人民的问题,第一次“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真理之源。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重要原则和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内在规律和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生动阐释了唯物史观中人民是历史主体的思想。人类实践活动的直接目的是维护自身利益,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党的二十大报告浓墨重彩地提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必须之首就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的执政理念和行动原则,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光芒,凝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和价值追求,也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法论。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生动写照

  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认知,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源”,以中国社会土壤为“根”。中国人千年前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把人摆在社会和价值体系重要位置。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立足人民立场,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接续奋斗创造了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伟大历史成就,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建党之初,党的第一个纲领就把“人民”铭刻在心,将自己的政策纲领定位在劳苦大众身上。苏区时期,毛泽东特别强调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生计问题。延安时期,党提出了为人民服务思想,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面对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局面,党迅速把工作重心放在恢复发展生产上,胜利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极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将“人民赞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检验标准。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论述关于国家制度和治理的丰富思想时,习近平多次强调民本观念对执政的借鉴意义。在继承爱民利民、富民惠民等理念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民立场,赋予民本新的时代价值。“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总书记关于“江山”和“人民”关系的阐述,究其本质强调的是“人心向背”这一根本性问题。放眼世界,“治乱兴衰”的案例屡见不鲜。习近平反复用“塔西佗陷阱”“霸王别姬”“历史周期率”等经验教训告诫全党,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人民,还带领人民,把人民看作江山本身、视为建政执政的价值所在,也为跳出历史周期率找到了自我革命这第二个答案。在中国著名的政治地标北京长安街上,中南海新华门内影壁上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就是百年基因最显性的表达。正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才找到了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解锁了实现百年伟大成就的成功密码。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

  建党伊始,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以贯之地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共同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一百多年来,经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和接续奋斗,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要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理念贯穿于治国理政全过程,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力量之源。要齐民意。中国共产党只有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才能最大限度减少阻力因素、消除不和谐声音,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伟力,夯实党治国理政的群众基础。要凝民智。新时代汇集民智的关键是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为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制度保障、智力支持和宽松环境。要聚民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方能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要厚民生。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统一的、一致的。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新时代加强民生建设,需要坚持系统观念谋划民生发展大棋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民生建设新领域,将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结合起来解决民生问题新课题,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带领中华儿女努力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执笔:宋晓明)

  单位: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中心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马江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