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依依不舍的惜别中,北京冬奥会闭幕了。奥林匹克精神、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带给北京冬奥会无限的魅力。我国作为冰雪运动基础较为薄弱,冰雪运动正在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国家,适时抓住“北冰南展西扩”和“三亿人参与冰雪”的战略机遇,提升冰雪运动发展质量,开启冰雪运动新时代,正处于最好的时机。
我国冰雪运动挑战与机遇并存
我国冰雪运动人口的数量少、规模小,区域发展不均衡、产业链条不完善、供需匹配不充分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存在。另外,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冰雪运动的场地不足、群众参与度受地域限制较大且冰雪运动的专业人才匮乏都会影响大众冰雪运动的普及。
在面临上述挑战的同时,我国的冰雪经济发展也面临很多机遇。首先,我国冰雪运动的逐渐升温,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2021年我国正式宣布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为冰雪运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其次,目前我国经常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数还不多,冰雪运动相对于欧美冰雪大国来说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冰雪运动的发展还有潜力可挖。以滑雪运动为例,目前参与滑雪运动的爱好者大多数都是初学者和一次性体验者,一旦滑雪培训市场逐步完善,必然会有更多的消费者加入冰雪运动队伍。第三,“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战略的提出,是冰雪运动“热起来”的最佳机遇。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普及和高素质国民和人力资本培育力度的加大,必然会使冰雪运动得到推广。
宁夏冰雪运动发展大有可为
宁夏地处西北,北有贺兰山,南有六盘山,每年的冰雪期长达4个月且冬季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下,具有开展冰雪运动的优越条件,目前已经组建专业冰雪运动队伍备战全国冬季运动会,还选择了约90多名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单双板技巧运动员进入国家队试训,宁夏健儿亮相冬奥会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目前宁夏每年已经有50万人参加冰雪运动,先后建成了近20个冰雪场地,每年在线上线下开展20余项冰雪运动,冰雪运动已经成为老百姓健身的新选择、新方式。在自治区《关于促进冰雪运动发展的实施方案》的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力争全区参与冰雪运动项目达到70万人次,培养冰雪运动教师、教练员300名以上,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裁判员600人以上。均衡发展的大众冰雪运动、不断完善的冰雪场地设施条件,日益丰富的赛事活动,使宁夏冰雪运动的参与人数、冰雪运动的消费能力不断提升。
合理引导冰雪运动健康发展
首先,多措并举有效开发冰雪资源、增加冰雪运动投入。可以采取政府推进、市场协调、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使之与教育、设计、文化、餐饮、影视、娱乐、会展、健康产业等相互融合,通过冰雪+电竞、养生、文创、研学、会展、节庆等发展模式,延长冰雪产业链,丰富冰雪产品,提升服务品质,扩大冰雪运动“乘数效应”。其次,加强区域合作,整合资源,统一协调,在区域内逐渐形成统一品牌和差异化产品。通过整合现有冰雪、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旅游资源,统筹推动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把露营、徒步等春夏秋季户外活动与冬季的滑雪活动加以整合,打破滑雪场只在冬季经营的限制,打造春夏秋冬全时段旅游发展格局,以四季经营破解“一季养三季”难题。宁夏可以充分挖掘贺兰山资源,将冰雪民俗、优秀冰雪文化融入冰雪经济,塑造区域形象,联合内蒙古发挥资源共享效应,实现集群化发展,实现更大的经济规模和效益。第三,充分利用VR、AR、全息技术等现代数字技术,与冰雪内容相结合,在冰雪旅游景区和目的地,创造全新的数字冰雪体验产品,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冰雪旅游体验产品,提升游客冰雪旅游体验。第四,伴随着冰雪经济的增长,冰雪运动意外险需要探索开发更多的险种。超过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需要保险市场为冰雪运动提供更多更优惠的创新产品填补冰雪运动客户的多元化、个性化保障需求。第五,冰雪运动对冰雪资源的依赖性决定了冰雪运动需要采取差异化战略。冰雪资源丰富,冰雪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冰雪运动的发展就有先天条件,可以为国家培养冬奥竞技人才,营造冰雪运动氛围;制造业发达又有制造业人才优势的地方,可以发展冰雪制造业,逐渐培育我国的冰雪产品品牌;西部和中部冰雪资源稀缺的地方,可以在每年冬天开展“冰雪运动月”活动,结合“冬捕”“冬狩”等活动,以低折扣或免费的冰雪运动课程,鼓励大众逐渐参与户外冰雪运动,强健体魄,锻炼身体。(执笔:何晓玲)
单位:中共银川市委党校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