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新闻称,四川达州宣汉县胡家初级中学一班级62名学生每人都是班干部,班级李老师称一开始让大家报名班干部积极性不是很高,后来就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电灯、风扇和所在楼层男女厕所也设管理员职务。对此,您怎么看?
正能量小Q
让班里的学生,人人都成为班干部,到底有没有必要呢?
其实,对于这种做法,我们没必要想当然地来定性好或是不好。毕竟对于刚刚入学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全新尝试。因此,不妨先试行一段时间再来看看效果。更何况,它的初衷也是给每个孩子锻炼的机会。从这点来说,笔者认为这倒是好事儿。
我们常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对于孩子,更是如此。培养孩子树立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是踏好人生道路每一步的关键。作为学校来说,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班级和学校事务中,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这样不但可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责任心、自信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所以我们不妨尝试着让班干部队伍变得“臃肿”些,因为对于一切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的孩子来说,即便是芝麻大的“小官”,都极有可能激发他们内心的“小宇宙”爆发出强大能量。
红辣椒小杠
设立班干部的原意,是挑选有责任心又出类拔萃的学生,以树典型、作标杆的方式激励更多学生向班干部学习和看齐,在班级里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向上氛围。相比而言,人人都是班干部,甚至连电灯、风扇和所在楼层男女厕所都设管理员等职务,是不是就有点矫枉过正的意思了?
没错,老师的本意是让更多的学生承担责任,但班干部过多过滥,也有可能使得这表面上的“平等”,变成实际上的“不平等”。学生从心底深处会不会比较职位的高低大小,又会不会因此衍生不良风气,因为攀比而寻求职位的好坏更替,这些都是不好说的事。再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人人给“官帽”的方式,也很容易助长学生的官本位思想,着实不可取,还是应该权衡利弊、谨慎为之得好。
这也警示我们,再好的创新,也要适度且符合实际,尤其是涉及教育层面的,尤需老师因势利导和因人而异地发挥好教育管理智慧。毕竟,不是发给学生的每颗“糖”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