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城固县有家长实名举报,其子苏某就读于城固县东郊润东学校六年级,因与同学发生摩擦向同学吐口水,被班主任指使班上10名同学向其扇耳光,每人10下共100下。这导致该学生脸部肿胀、耳根疼,无法上课,造成巨大的心理阴影。事后,班主任张某登门道歉,城固县教育体育局给予其行政警告处分。对此,您怎么看?
正能量小Q
向同学吐口水的行为,这样的孩子应该好好教育,但作为老师,竟指使10名同学轮番向其扇耳光。如此任性教育行为,令人气愤又震惊。这不仅是体罚,更是对学生人格尊严的严重羞辱。每个孩子都有受到良好教育的权力,即便再顽劣再讨厌,作为老师不能动不动就爆粗口打人,更不能以侮辱人格的方式来打击孩子,这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者所为。
如今,不管是谴责老师也好,还是同情孩子也罢,我们更应该从这件事折射出的“以暴制暴”教育思维,进行认真思考、汲取教训。被同学扇耳光的这个孩子,身体上虽然没有出现重大伤害,但心灵上的伤害是巨大的;而打人的学生,如果在扇耳光的“痛快”中,就此种下“以暴制暴”的种子,其后果不禁令人忧心又后怕。早在几年前,曾有报道,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一男子常某因为上学期间遭受老师惩罚,20年后暴打老师……“以暴制暴”就如“恶”的种子,一旦在人的心里种下,极容易生出恶果。对此,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放任自流。要杜绝教育“以暴制暴”现象,首先从教师身上找到突破口,让教师先把自己的师德典范立起来,想必那些不听话的“熊孩子”就会有所“忌惮”。然而,真正想要让“熊孩子”安分下来,还需要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红辣椒小杠
别说现在学校存在着“以暴制暴”现象,家庭教育中也不乏此类事情。
学校里,孩子和同学发生冲突回家告知家长,父母第一句话就是“打赢了还是打输了”;玩游戏时,有孩子调皮打了其他小孩几下,被打孩子的父母坚持要让孩子打回去,名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网络论坛上,针对孩子之间游戏打闹,父母教育“以暴制暴”的做法,超过90%以上的网友表示支持,“打回去才不会被欺凌”“被欺负了就得教他学会正当防卫”等说法比比皆是……
家长的眼里,教会孩子“以暴制暴”,才是适应当今时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立足的生存法则。这种看似赋予孩子力量的教育,虽然解决了一时的小问题,但求取正义的方式依然是“暴力”的方式,教给孩子的也是不文明的表达方式和不正义的做法,从短期来看,可能激化矛盾,甚至挑起更恶劣的对抗情绪;从长远来看,未尝不会在孩子的心里种下“恶”的种子,让他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习惯于采取不文明、不讲正义的方式去求得胜利。这,真的是作为家长的我们愿意看到的吗?
漫画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