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商家劝顾客三思、顾客却非要花钱”的罕见场面吗?这几天国产品牌鸿星尔克就遇到了这样的情景。
先是鸿星尔克的淘宝直播间瞬间涌入了超过200万网友前来扫货,上架的商品很快被抢购一空。紧接着全国各地鸿星尔克的线下门店连日来被消费者们疯狂抢购。银川市各个门店也是人头攒动、火爆购买的场景,店里很多鞋和上衣已经卖到断货。
一个平日里少人问津的品牌,为什么一夜之间就彻底火了?这一切都开始于河南遭遇特大水灾之后。经营状况不佳的鸿星尔克迅速做出反应,通过郑州慈善总会、壹基金紧急捐赠5000万元物资驰援河南灾区。这一举动本意只是救灾,没有任何营销意思,却令全国网民深深感动,替鸿星尔克完成了史上最让人震撼的“营销”,也因此创造出一个网络新词——“野性消费”。
所谓“野性消费”,说白了就是一场感人至深的情感互动。作为企业,虽然亏损,却在人民遭遇灾难时倾囊相助。作为消费者,意图也很明确,就是不能让这么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的中国本土企业再亏损,更不能让这样的中国企业面临倒闭风险,甚至有网友喊出让鸿星尔克立志做百年企业的心愿。我们常说,患难见真情,这次并不是鸿星尔克第一次奉献真情。据报道,鸿星尔克2018年就捐赠价值6000万元的服装,以改善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生活条件。去年疫情期间,鸿星尔克也曾捐款约1000万元物资,其中包括口罩、消毒液、防寒服等……这一桩桩善举都让网友感动着、钦佩着。也充分证明,市场就是人心,人心就是市场,能真正走进消费者心中的品牌,是那些把社会责任时刻扛在肩上的企业。
而在“野性消费”善意的另一面,却是一些网友失去理智的行为。他们有的给捐款企业排名,用道德绑架式的言语质问为什么捐少了;有的甚至跑到这些品牌的直播间,对主播恶语相向、讽刺挖苦,一夜之间,几十个同类竞争品牌直播间,不下百位主播被骂,他们战战兢兢地接受着“道德审判”……这些言辞早已是非不分,并且背离了企业捐赠的初心,演变出另一场喧嚣的网络闹剧。而这场闹剧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互联网的风向变幻莫测,而“野性消费”也是一股风。如今,鸿星尔克唤起了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喜爱和支持,这是好事,更是我们乐于见到的。但“野性消费”是善变的、靠不住的,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品质才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王道。一些如鸿星尔克一般的国产品牌要想真正重生、站稳市场,就必须在品牌经营、产品创新、渠道拓展上持续发力,只有通过企业实力获得品牌价值,才能实现做百年企业的美好心愿。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