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 -> 贺兰山网评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自我革命从不讳疾忌医
2020-08-11 16:53:26   
2020-08-11 16:53:26    来源:宁夏新闻网

  最近,随着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深入进行,一个至关重要的词也再次被摆在了世人面前:自我革命。

  有人说,这部巨著贯穿了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精神,创造性回答了在新时代“什么是自我革命、怎样进行自我革命”的重大课题,是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不懈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的根本遵循。的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处处显现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可贵之处,也毫无疑问地印证了,勇于自我革命,始终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并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从不讳疾忌医,敢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是前提。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正视问题的勇气和直面病痛的魄力。中国历史上关于讳疾忌医最著名的典故,莫过于战国时期韩非子所作的《扁鹊见蔡桓公》。蔡桓公原本病情并不重,却因害怕得病而忽视“有疾在腠理”“在肌肤”“在肠胃”等小问题,最终导致病入骨髓而亡的结局。这则寓言故事时至今日依然流传甚广,就是因为,其中蕴含着告诫为政者须勇敢正视现实、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道理,直到今天依然适用。这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勇于自我革命,不在一朝一夕,也非一蹴而就,只有始终坚持真理,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在不断发现问题、正视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有错误纠正错误的实际行动中进行思想洗礼、行为纠偏,才能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管涌沦为大塌方,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推动改革发展行稳致远。

  从不讳疾忌医,更少不了敢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的勇气。关云长谈笑自若、刮骨疗伤,留给后人可供学习的,不止是关公勇敢无畏的豪迈气魄,还有“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的通透心境。身有毒瘤,去之则无大患,留之则险象环生,这样的道理,很多人心知肚明,但真要动手去之,却依然会瞻前顾后、左右摇摆。对个人而言都难的事,对一个政党又怎会容易?然而,愈是艰难愈显可贵。纵观我们党的历史,各种直面病痛、刮骨疗毒的事例可谓不胜枚举,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剑指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各种“舌尖上的浪费”“月饼里的奢华”“会所里的歪风”“车轮上的腐败”等毒瘤、宿疾,在大刀阔斧的严惩严治中逐渐消失……正因为我们党的自我革命从不讳疾忌医,也从不讳言存在的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不回避所面临的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且敢于痛定思痛、祛除毒瘤,我们党才能够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成为永远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赢得人民拥护、赢得群众支持。(严霜剑)

【编辑】:姚振国
【责任编辑】:姚振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