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山海情》不仅赢得影视专业机构的高分评价,还像磁铁般牢牢吸引住受众的眼球,每天两集的播出安排很不解渴。一部以脱贫攻坚为背景的电视剧为何能有如此口碑?剧本好,演员演技到位,跌宕起伏的脱贫攻坚故事讲述得真切到位。
《山海情》描述了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宁夏南部山区贫困群众在闽宁两省区东西部扶贫协作中移民搬迁过程中的一幕幕真实、感人故事,主题深远。故事以贺兰山脚下的闽宁镇为背景,再现出福建、宁夏两省区扶贫协作中“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这些“苦”中,不仅有飞沙走石沙尘暴的恶劣环境之苦;也有开垦荒地的辛劳之苦;还有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干部、企业、帮扶人员之间观念冲突的沟通之苦;更有福建干部、企业家、帮扶人员鼎力相助和宁夏各级各部门紧抓劳务输出契机,帮助当地贫困群众实现苦尽甜来的幸福。
《山海情》之所以拍得引人入胜,主要还在于它的平民视角。每一集故事的主题真实自然、一气呵成、不加粉饰。尤其是演员们几乎“本色”的倾情表演,毫无矫揉做作之情,引起了观众的共情和共鸣。给人的感觉是,即便到了闽宁镇,似乎也能轻而易举地找到演员扮演的一个个真实“角色”和塑造出的“典型”。另外,电视剧在叙述“山”与“海”的理念碰撞时,也细致入微地对福建、宁夏两省区干部、群众个性形象刻画得真实到位、淳朴自然,有的细节常常令人浑然不觉中泪流满面,印象至深。
《山海情》的语言表述也可谓别出心裁。其中,福建、宁夏两省区很接地气的地方语言表述得坦诚、个性、到位,既有效烘托了剧中人物之间思想冲突、理念碰撞的性格特点,也恰到好处地描绘出福建、宁夏两省区干部、群众之间朴实无华、团结一心的真挚情感,无形中与本剧所表达的博大主题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能把脱贫攻坚的宏大主题表现得如此生动丰富、淋漓尽致。其中很多的场景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家长里短中的一个个邻家故事,或许正是《山海情》棋高一着、见人见物之处。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脱贫故事,讲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故事,《山海情》做到了。
《山海情》,人民之情,感恩之情,一曲永远萦绕在宁夏、福建山海两地干部、群众之间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的不了情歌。(郭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