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 -> 贺兰山网评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PPT依赖症 让课堂丢失了灵魂
2021-03-12 11:01:59   
2021-03-12 11:01:59    来源:宁夏新闻网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宁带来一份关于PPT教学的提案,引发舆论关注。她认为,过度使用PPT对基础教育和大学人文素质教育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建议重新审视学生记笔记、教师写板书的重要意义,不能过分依赖PPT,应更加注重学生听、说、写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PPT让老师省去了写板书的功夫,不用再吃“粉笔灰”,这种图文并茂、清晰生动的教学手段,也一度被视作教育现代化的标志,用PPT上课作为一种先进方式逐渐普及课堂,成为大多数老师的教学标配。表面上看,PPT综合了文字、图片、视频,内容丰富,美观大方,方便易用,比传统的粉笔板书要更加高大上不少。

  可凡事都有两面性,PPT课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课堂上,老师照着PPT一通念,学生则把精力用在如何拍下或拷贝课件上,想着回家再看也一样,这样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与此同时,年轻教师几乎没有PPT就不会上课,习惯传统板书的老年教师也陷入了做PPT的恐惧和烦恼当中,无法施展自己更擅长的教学手段。

  PPT之所以成为标配,根源在于考核评价这根“指挥棒”。很多学校在教学管理和教师考核中,将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作为重要指标,无论是职称评定还是教学比赛,PPT的制作水准都是关键项,课件越做越复杂、精美,反而忽视了实际教学效果。

  事实上,现代化手段教学看似符合时代潮流,可说到底也只是教学工具,教学效果最终还取决于老师的理念和价值取向,让学生能力有所提升、汲取到更多知识才是王道。

  困于“PPT依赖症”下的课堂是没有灵魂的,只有淡化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师管理考核中的权重,让老师和学生摆脱对PPT的依赖,老师的教学水准和学生的课堂效率才能更有保证,教育方能回归本义。(刘沛昊)

【编辑】:尤天竹
【责任编辑】:尤天竹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