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 -> 贺兰山网评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噪音扰邻怎么破?
2022-09-19 09:35:31   
2022-09-19 09:35:31    来源:宁夏新闻网

  平时生活中,或多或少总能听到和遇到噪音扰邻这样的烦心事,遇上好说话的邻居还能通过沟通得以解决,遇上实在不讲理的还真是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尽管有法律“武器”加持,但在维权过程中总会被取证难、追责难等问题折腾个精疲力尽。那么,噪音扰邻这个难题究竟怎么破?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遭受噪音侵扰,是可以向法院申请诉前禁止令的,从而维护自身生活安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此前出台的环境禁止令司法解释,在噪声污染案件中,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在诉讼前或诉讼中的申请,出具禁止令,及时制止正在发生的噪声污染。

  此外,查阅相关法律法规也很容易发现,噪音扰民属于违法行为,是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也有非常具体的罚则。比如,《民法典》第二百九十四条明确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噪声污染防治法》《声环境质量标准》《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等也进一步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场所活动,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在以居民住宅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内,环境噪声限值为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

  就拿身边最普遍的乐器练习这个例子来说,如果只顾自己在家无拘无束地练习乐器,而给他人造成干扰,不仅是没有基本道德素养的表现,也是直接构成侵犯他人权益的违法行为。之所以有时候大家不愿意拿起法律武器维权,主要还在于举证难和追责难,但是要让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就得规范取证、积极维权上勇敢作为、执着争取,被扰者可以请教法律专业人士,规范取证,对无法直接取证的事实,采取旁证或者证人证言等书证形式,证明扰民者的过错。邻里噪音已侵犯自身权益,被扰者就要“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依法维权,理直气壮去报警或者诉讼。

  今年早些时候,广州海珠法院就曾发出首份噪声环境侵权诉前禁止令,对扰邻“鬼声”亮出了鲜明的法律态度。据报道,涉案人故意以播放录音的方式,持续制造非正常社会生活产生的噪声,录音内容为“荒山野鬼”等,语调形式低沉,容易造成邻居恐惧,其行为违背公序良俗,且严重影响邻居的宁静生活及小孩学习,应依法予以制止。因此,法院发出“噪声扰民”诉前禁令,勒令涉案人拆除设备、删除录音文件。此外,引发网友关注的北京首例“噪音侵扰”诉前禁止令案日前也圆满结案,责令长期、高频率、大音量使用钢琴练习演奏的胡某某停止在与邻居徐女士共用墙壁空间内弹奏钢琴。此前,徐女士多次登门协商均未成功,经居委会、派出所等联合调解仍然无果,徐女士遂申请诉前行为保全措施。

  可见,噪声分贝并非唯一裁量标准,法律更重视申请人的日常生活是否被干扰,这也符合大众的生活感知,是维护宁静环境的积极信号和典范案例。因此,我们要通过法律的强制性约束措施,警示大家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多考虑下邻居的感受,尽量降低噪音分贝,不发出干扰他人的噪音,共同营造安静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作者:小铁  单位:银川晚报)

【编辑】:尤天竹
【责任编辑】:尤天竹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