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开年大戏,一年火一部。去年《人世间》意犹未尽,如今《狂飙》又风生水起,享受狂热点赞。当下依然能“圈粉”于烟火气的现实题材,说明粉丝社会并没有脑残到“娱乐至死”,这是件万幸的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3年初,39集扫黑题材电视剧《狂飙》播出后再创收视奇迹,新华社以“狂飙彰正义、扫黑不剧终”高调之辞评论它。其实,距今20多年前,明星陈道明、孙红雷等人都饰演过所谓“黑道”人物,同样也是大获成功,引起过社会大量热议和拷问!
有人士分析:《狂飙》之所以“霸屏中国”,源于“网络时代”的推波助澜效应。其实,更大之原因是老百姓对“扫黑除恶”关注度不减,还有期待!顺应它,自然被吸睛,“上热搜”。眼下,《狂飙》首轮热播结束,其后播出仍被众目期待,据说江门这座热播剧背景中的城市,今年旅游也会一直以“京海”的名头“火”下去。
写出这段文字,无意评论本子和演员,只想说剧中一个普通民警安欣,用20多年时间,去与以高启强为代表的黑恶势力进行正邪较量的故事本身,所蕴含的太多感叹,太多唏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常言道善恶有报,邪不压正。
但扳倒“高启强”们,“安欣”却搭上20多年漫长经历。
20多年,整整人生三分之一时间,而且是最有用的生命时光。他从飒爽英姿,熬成满头白发,对于“安欣”们个人而言,其代价可谓“相当”沉重!
不仅如此,他还四处碰壁,几陷绝境,忠于职守大半生,最终也才当个“宣传科长”。剧中反派高启强是个悲剧,安欣的形象也充满了悲凉!
安欣的境遇,虽是个案,但身处“精致利己主义”之“京海市”,他逆境奔走,排挤打压冷遇悲凉,也是性格决定命运,似在情理之中。而对手们如鱼得水,各个活得嗨皮,也是时势所造!换作我,早已万念俱灰……因为在高启强、徐江们之前,早就有老辣的“泰叔”“泰叔”之前,也有还早的“老大”。
万幸!遇到“扫黑除恶”和“反腐败”之浩荡东风,安欣终于拨云见日,一扫尘埃。
图片来源于网络
《狂飙》之所以狂,剧本好演员好不必说,但更好处在于:这部戏折射出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与向往。
正如一则评论所说:“贪腐和黑恶势力依然存在,而平头百姓只能通过电视剧剧情安慰一下神经而已。”
善恶之斗,正邪之争,说起来很明白,做起来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问题。
安欣的处境与曲折,让人们一次又一次领教到每个人为坚持和坚守必须承担的苦难与艰险:在当下,物欲、务实为通常尺度,安欣周围,你我四下都不乏“精致利己主义”,何为精致利己,就是时时处处利己,偶尔保己害人。谁若要厘清正与邪,善与恶,谁就会像安欣那样踽踽独行,甚至会被现实“按在地上狠狠摩擦”。
安欣们有理想,社会却不是理想化。这是利益权衡的结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老戏骨、大明星陈道明在《黑洞》中扮演黑老大“聂明宇”,到张颂文《狂飙》中扮演的“高启强”,从智商到学识,从修养到举止,都已经“脱胎”到温文尔雅,举止高尚的文明人层次。
他们把所有的“恶”,都掩藏在社会公益慈善乃至官职的华贵外衣下,而且在冠冕堂皇的交流交往之间,比正规还正规的程序原则之下,他们早已经构成了一座“铁壁铜墙”和“近水楼台”。
人家能办到的事,你望眼欲穿也难于企及,他们用不到财富零头的惠及善举,早已经“情满珠江”。
我们自古就善良,善良善良,说透了就是和气与顺从。
在恶势力面前,善良人也只能继续,即使身边出现了“安欣”,善良的人们又能怎么样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万幸,我们遇到了好时代,因为党和国家在“反腐扫黑”上有了“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意志和恒久措施,“安欣”们的行为轨迹也从此不再悲壮。
期待下一个扫黑题材影视剧热播时,再没有警察安欣用了20多年人生代价的沉重感。(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