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 宁夏点击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艰险的进藏公路勘设任务
2018-09-07 07:20:38   
2018-09-07 07:20:38    来源:新消息报

工作圆满完成,项目组工作人员合影留念。(图片由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提供)

工作圆满完成,项目组工作人员合影留念。(图片由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提供)

  爬峭壁、穿河流、过泥石流乱石滩,战胜饥饿和死亡的考验,用双脚在“高原孤岛”上一次次踏勘,徒步实地考察,优选出最佳线路……今年以来,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走出去”闯市场,顺利在西藏日喀则、林芝、那曲、阿里等地承接项目,挺进青藏高原。8月底,设计院20多名工作人员顺利完成西藏阿里地区公路项目勘察任务。9月6日,记者采访了其中3位设计人员,听他们讲述——

艰险的进藏公路勘设任务


  为省汽油置身危险之境

  田平华,30岁,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在西藏阿里地区公路勘察项目负责人。在阿里地区的50多天里,对于这位有丰富公路勘察经验的年轻人来说,可谓与死神擦肩而过。 

  “通讯信号、汽油、住宿,在阿里地区成了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田平华返回银川时,在西藏已经感冒半月有余,给记者讲述时仍时不时咳嗽。阿里日土县距离国道219大约有150公里的砂石路,要开车3个小时,“因为驻地和项目区距离太远,来回耽误时间,我们要带上汽油、帐篷、发电机,从项目起点进行勘测。”傍晚,大家像牧民一样在距离水源较近的地方扎帐篷,把白天用仪器采集的数据,用电脑绘制成地形图,看哪些路满足不了规范再进行调线,数据不够的,第二天再去补采。“8月份正好是雨季,那里的土质是黄色的细泥沙,一旦下雨路上会非常滑。我们露宿在荒滩上,一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二来免去夜晚行车的安全隐患。” 

  “有的项目还好点,加油站离驻地近,可以来回跑;有些驻地附近没有加油站,得跑很远的地方加油,加油后必须省着用,比如3辆车进项目区,就用其中两辆换着拉人。有些路况很差,到处坑坑洼洼,还紧挨着悬崖边,开四驱完全可以安全通过,但为了省油,不敢开四驱,车尾摆着慢慢往过走,那一刻真是能把心提到嗓子眼上。”说到这儿,田平华眼睛有些湿润,“你根本想象不到,危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给父母编发的最后信息写了删、删了写,最终没敢发出去。” 

  在西藏的这些日子里,田平华沮丧过、抱怨过,但转念一想:“如果我们现在把路修好了,那么后面来的同志就不会有我这样的想法了。”正是这种为后来者着想的坚持,让他和同事克服了工作中的艰难险阻。

  车辆突发故障险些失联

  说起在西藏的难忘经历,路线设计员周兴财打开话匣子。 

  “7月29日,我们从阿里地区去往札达县的途中,经过数小时上山下沟的奔波,选择在札山线五彩山口停车休息,然后直奔目的地。”停车的位置海拔5196米,距离扎达县103公里。“也就一根烟的工夫,司机师傅先上车启动车子,但发动机不打火,检查多次都没找到故障原因,我们一行4人开始试着打电话与外界联系。”周兴财说,让他们崩溃的是,一点通讯信号都没有。眼前的困难还没解决,远处山边的乌云开始翻腾,很快飘移到几人所在地,紧接着大雨倾盆,约15分钟后转成冰雹,气温骤降。几人躲到车里,直到下午雨停。“由于是阴天,天黑得很快,我们4人一会儿到山顶、一会儿到山腰,到处找信号,可就是没有。那个地方海拔高,走路时间稍微一长,呼吸就困难,步行不可能到达目的地,加上所剩干粮和矿泉水不多,我们几人挤到后排座相互取暖,只有等札达县的同伴前来救援。” 

  一边是惊慌失措被困的4人,一边是札达县项目部同伴焦急的等待。“本来按计划应该当天下午3点就到项目部,可到晚上7点还不见踪影,4人的电话一个都打不通,我们感觉情况不妙,赶紧给领导汇报。”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西藏分院的杨柏楠回忆,分院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指派他和同事沿途搜寻。 

  庆幸的是,周兴财几人被困5个小时后,等来一辆当地客车。“车上满员,也帮不到我们什么,但司机对我们被困的地方比较熟悉,告诉我们可以打通电话的山头位置。”随后,几人联系多家札达县修理厂,均未果。与此同时,札达县项目部的同伴收到求救信息,于次日凌晨2时赶到救援,至此4人被困长达11个小时。在见到同伴的那一刻,几人激动得拥抱痛哭。

  车陷泥石流藏族老乡鼎力相助

  虽然在西藏的公路勘察工作常伴有危险,但大家也经常被藏族同胞的热心和临危相助感动。 

  桥涵设计员王科科向记者讲述,8月12日18时30分,札达县波林村突降暴雨,持续时间约30分钟,强降雨致使波林项目区附近山体发生滑坡,并且出现泥石流。由于太突然,周兴财项目组4名工作人员未能及时撤离,只能冒雨驾车前行,半路上遇泥石流堵塞路面。“在和几位同行人员协商后,我们开始对堵塞路面的泥石流进行清理,大家你铲我挖,干得热火朝天。”两个多小时后,终于清理出一条便道。前面几辆性能较好的车开始冲越,项目组的车紧随其后,然而刚冲到一半就陷入泥石流。 

  此时已是黄昏,还下着小雨,项目组人员又开始新一轮的挖铲,可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无济于事。“就在我们打算放弃时,来了5位开大车的藏族老乡,他们帮忙清理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在次日凌晨2点左右将车从泥石堆中推出。借助车灯,我们看到几位藏族老乡的衣裤已湿透,雨水、汗水从脸上往下流。可是看着我们的车被推出来,他们面带笑容,比我们还高兴。” 

  王科科说,将车停放到安全位置后,本想给几位藏族老乡给钱酬谢,但被他们婉拒。他们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说:“出门在外,谁还没有点困难,这是应该做的。”这次经历让王科科感动不已。

  “走出去”承揽项目赢得好口碑

  近年来,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面临严峻挑战。“在家等业务上门的时代结束了,我们必须直面市场竞争,凭本事‘走出去’拓展新市场。”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设计院不再完全依赖承揽区内业务,与其他设计单位同台竞技,先后在西藏、四川建立分院,努力拓展市场。 

  该设计院经营处主任丁磊介绍,设计院先后承接了西藏日喀则、林芝、那曲、阿里地区的公路项目,这些地方的平均海拔在4500米,最高海拔达5776米。设计院工作人员风餐露

  宿,有好几人无法适应高海拔,在外面工作一会儿就要赶紧到车内吸氧,吃的食物也很简单,经常是糌粑就八宝粥。他们战胜高海拔、高难度工作,顺利完成阿里地区公路项目的勘察设计任务,获得业内好评。(记者 安小霞)

【编辑】:杨丽
【责任编辑】:李涛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