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 宁夏点击
全面融合,开启城乡百姓幸福之门
2019-01-24 06:29:41   
2019-01-24 06:29:41    来源:宁夏日报

<p>  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赵家湖公园景色宜人。(资料图片)                                         本报通讯员 李明 摄</p>

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赵家湖公园景色宜人。(资料图片)通讯员 李明 摄

  城与乡,在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时间轴上,是普遍存在的两大地理空间。

  城与乡,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度尺上,是读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对重要关系。

  城有乡无、城高乡低、城多乡少……城乡二元结构经历着漫长的历史周期,注定着城乡融合的伟大而艰巨。

  近年来,宁夏人一手抓新型城镇化,一手抓新农村建设,叩开美好生活的幸福之门。行走在宁夏山川大地,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宽阔道路通达四方,民居民舍独具韵味,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享受同等教育资源,城乡医疗差距日益缩小……城乡融合建设带来的变化让人美不胜收。

  城乡共舞,幸福栖居

  “你看,我们住的这楼房,阳光充足!水电暖、天然气、宽带一应俱全,和城里人的生活没啥两样。”走进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鸣翠花园,57岁的村民孟玉平穿着衬衣,正在家里打扫卫生。

  “我们现在取暖用的是天然气壁挂炉,温度可以自己控制,家里暖和,还干净卫生。”2011年,因项目建设征用土地,孟玉平一家从掌政村的平房搬进了楼房。 

  孟玉平告诉记者,当时他和乡亲们搬进楼房后,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变成了失地农民。

  “村里对年轻人进行培训,娃娃们很快就在银川市区、滨河新区找到了工作。我也找了份活,在小区当保安队长。”如今,孟玉平和老伴每月收入4000元左右,“我们现在住得舒适,收入稳定,周边还有休闲娱乐的地方,就盼着啥时候家门口能通公交车,就更美了。”

  孟玉平的生活变化正是我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培育建设特色小(城)镇的一个缩影。

  目前,我区选出红果子镇、镇北堡镇、金银滩镇、大水坑镇等12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特色小镇作为培育对象。针对小(城)镇建设历史欠账较多的实际,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小镇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物流、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养老、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小镇综合承载、人口吸纳和产业聚集能力。截至2018年10月底,12个特色小(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7亿多元,新修道路80.2公里,铺设排水管网46.19公里,供热管网26.57公里,安装路灯992盏,新增污水处理厂5座、处理设施5套,建设医院、养老院5.9万平方米,文体活动中心面积5170平方米。

  我区整体把握小镇特色风貌,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指导建设与历史人文、自然环境、生产活动协调配套的房屋建筑、经营设施、街区景观,严格保护古建筑、老街巷和传统民居,提高小镇品质品位。将旅游功能有机融入小镇,让特色小(城)镇逐步成为旅游消费的新热点。镇北堡影视小镇,在经营好现有旅游景点的同时,把旅游渗透到镇区里、田地里、群众的院子里、影视拍摄制作过程中,积极拓展旅游空间、延长旅游时间,游客接待量达到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亿元;掌政镇引进培育农业休闲旅游等企业5家,带动具有旅游功能的花卉、蔬菜等温棚种植2400余亩,农民收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4000多元。

  我区还紧扣各小(城)镇的产业定位,选择最有基础、最有潜力、最有前景的产业重点扶持。初步统计,截至2018年10月底,12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特色小(城)镇引进企业70多家、培育企业30多家;产值达566亿元,其中特色产业增加值达49.04亿元,吸纳就业10.69万人。红果子镇的脱水蔬菜、金银滩的特种汽车、镇北堡镇的影视文化、大水坑镇的石油石膏、石空镇的锰产业、掌政镇的都市休闲旅游、泾河源镇的文化旅游等产业进一步壮大,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城乡牵手,幸福在握

  “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市新需求、市民新诉求,也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功能拓展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区以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为引领,助推农业产业全面发展,打牢城乡融合的产业基础。

  马铃薯麻花、马铃薯油饼、马铃薯馓子、马铃薯锅盔……在银川市麦清香食品有限公司的展厅内,各类马铃薯食品琳琅满目。“目前公司每天生产的60吨面食产品中,马铃薯制品占30%,包括马铃薯馒头、麻花、面条等各式面点以及一些油炸类、烘烤类食品。这些产品不仅进入宁夏50家超市专柜,在甘肃、内蒙古和陕西的30家超市专柜也均有零售。”该公司总经理唐俭领说。

  近年来,我区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区域交流与合作,通过产品展销、观摩考察、技术引进、窗口设立、招商引资等方式,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提高了“宁字号”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目前,我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4%,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66家,其中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企业有70家。主食加工中央厨房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麦清香、平顺源、沙湖月、晨宏龙、昊鑫5家企业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主食加工中央厨房示范企业”;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农业废弃物通过饲料产业、生物药业、食用菌产业和有机肥产业实现了资源化综合加工利用。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采取村民土地资源入股、合作社兜底的模式,把农村当景区来打造,黄土窑洞、七彩梯田等农业资源和乡村景观,变成农民的“摇钱树”。全村每年可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10万余人次,旅游收入逾千万元。

  该村还流转农民土地建大棚、搞“反季节农业”、开发农产品“伴手礼”,把本地农产品马铃薯、芹菜汁、红军粉变成旅游商品对外销售。

  去年以来,我区加强法定节假日与休闲农业节会及品牌推介活动的融合,根据不同节假日的特点发布相应的休闲农业主题,以引导城乡居民增进休闲旅游消费。通过各种活动吸引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流向乡村的涌动,带动了产业融合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

  城乡融合,幸福升级

  自从“触电”互联网以来,盐池县的羊肉、黄花菜在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都占有了一席之地。

  盐池县花马池镇惠泽村的电商服务站依托村头小商店而建,店主杨洁告诉记者,她每月除了为附近村民交水电费、电话费及机动车罚款等外,还通过电商服务站的“邮掌柜”系统进货。

  “在这个平台上进货,有时会有价格优惠,最重要的是没有假货,还不用自己去批发市场拿货了,有专人送货上门。”杨洁说,安装了电子系统,进货、结账、点货的效率大大提高,“除了店里的货,谁要想从网上买点啥也都来找我。小到毛巾、肥皂等生活用品,大到服装、家电、农资啥的都能买到,当地的黄花菜、蜂蜜、山豆子、小杂粮等土特产品还能在网上销售出去。”

  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电子商务为城乡融合搭起一条快速通道。

  临近春节,在平罗县电商快递物流服务中心的院内,记者看到申通、中通、韵达、顺风等快递公司的分拣员正热火朝天地忙着装货。各家物流配送仓库,满地的快递箱正等待装车,快递单上显示农民网购的商品有:海尔冰箱、苏泊尔电饭煲,还有毛衫、羽绒服、食品……

  中通公司的快递小哥王宁告诉记者,他以前所送的包裹基本都在县城,现在寄到乡镇农民手里的包裹越来越多,“我主要负责陶乐镇和头闸镇的送货任务,现在每天仅这两个乡镇的包裹就近百件”。

  近年来,我区借助“智慧宁夏”建设,以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个环节融合为主线,在智能化生产、网络化经营、高效化管理和便捷化服务上取得了可喜成绩,引领产业升级。伴随各类农业新业态的成长,城市资本、技术等要素也向农村“回流”,城乡产业融合,助推了乡村发展。

  我区以“宁夏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为载体,完成了全区22个县级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和659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任务,组建了329名坐席专家队伍,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农民坐在家中,便可获得政策、气象、农技、农资、市场等方面的信息。(记者 郑峥 张瑛)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李涛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