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 宁夏点击
农民党员每月交纳党费0.2-1元,她却连续10年每年交纳100元。这名村妇用60年的坚守,守望着“初心”--
【爱国情 奋斗者】耄耋孙月英:六十载守望“初心”
2019-04-09 16:05:52   
2019-04-09 16:05:52    来源:宁夏新闻网

IMG_5003.JPG

  “姑娘,我有这么个事要和你说道一下,5个月前我外出晨练摔倒造成腰部骨裂,手术后一直在家休养也出不了门。最近能下楼走动了,今天想把党费交一下。”
  4月3日,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石佛寺村80岁老人孙月英拄着拐棍缓缓走进村部,脸上写满了急迫。
  “孙奶奶,您慢点,快坐下慢慢说。”村干部王蕊见孙奶奶来到村部,连忙搀扶老人坐下。
  孙月英老人1958年入党,时至今日已有60年党龄。
  “孙奶奶,您腰还没恢复好,出门也不方便,以后可以让您家人送到村上,您就不用自己来了。”王蕊说。
  老人摇摇头说:“交纳特殊党费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是共产党员的义务。只要我还能走的动,就一定要自己来交。”孙月英老人平静从容的言语里,却饱含着对党多年来的深厚感情。临走,老人还拿了几份最新日期的报纸,笑着说:“共产党员学习可不能落下啊!”。
  4月9日,记者走进孙月英老人居住的公租房中,但见党章、党徽以及一块漂亮的红丝巾放置于书柜上。
  “60年来,孙月英老人未曾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她从未缺席;党支部通知开组织生活会,她代表党员们第一个向支部班子提出意见建议;老伴去世40多年,家庭经济状况一般,但她月月按时交纳党费,甚至连续10年交纳特殊党费。”石佛寺村党支部书记马占龙说。
  我要带头干
  “20岁那年,生产队上的老党员看我这个年轻人老实、积极,就推荐我入党。此后,挑东干渠、在金银滩平土,我都第一个顶上带头干,因为我是一名党员啊!”回忆起入党后的点点滴滴和几十年来对家乡建设的特殊情结,孙月英如数家珍,脑海中的记忆清晰得就像昨天刚发生的事。
  1960年,在艰难困苦时期,孙月英临危受命担任村里妇女队长。瞧着留守村里或年老、或体弱的老人和孩子,她只身一人便去山里寻找野菜和羊粪,帮助老人和孩子充饥取暖。
  “太苦了,那时候吃过的苦、受过的累,现在都不能提。是党组织在我无知的时候培养了我,在繁重的工作中锤炼了我。1966年,公社领导让我扛起生产队长的重任。我一当,就是18年”。她说。
  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刚满21岁便去村部去当了四年生产“义务兵”,没有工分,亦没有报酬。
  “我家不缺劳力,但是国家需要有人做贡献。”孙月英说。
  我要发挥余热
  卸任队长后,孙月英也没闲着。
  每每村民和大队有了谈不拢的事情,邻里街坊有了矛盾,大伙儿都跑到她家求助协调。“队长不当了,责任却永远都在,党员就应该继续发挥余热。”
  日前,石佛寺村有一条沟渠流通不畅、影响灌溉。乡里想帮助村民修葺渠道,但是必须拆除几间群众的房子,几户村民挡工不同意施工。
  看到这种情况,孙月英二话没说带头先将自己的一间半房子拆除。后在她苦口婆心劝说下,村民同意了拆房修渠。
  一天晚上,二队党员王二妹(化名)鼻青脸肿哭着跑到孙月英家。“孙姐呀,你要帮帮我呀。婆婆和大嫂都待我不好,大家总是针对我。她们说我参加村里各种活动跑在人前面,处处戳是非,我男人也动不动就对我拳打脚踢。”
  听罢,孙月英扶着王二妹安慰:“你放心,你先回家去,我一定给你解决!”
  第二天大早,孙月英赶去王二妹家中,给她的婆婆和妯娌做思想工作:“王二妹是名党员,她参加村里活动是给大家办事哩,打人不对更犯法。你们也是当媳妇过来的,你咋能这样对待一个女人呢?”
  思想教育工作一次做不通便去两次,两次做不通去三次,前前后后去了六趟,可算是做通了王二妹家人的工作。
  我要守望“初心”
  “你看看,这是前天二媳妇给我送来的菜,这是昨天大媳妇给我买的鸡蛋,冰箱总是满满当当的。”孙月英打开冰箱让记者看,话语间满满是欣慰。
  传承家风,在孙月英老人家中形成雷打不动的约定。
  每月15日,一大家人便相约聚在一起,孙奶奶把过去的故事讲给儿孙听,用自己的理念和教导潜移默化影响家里人,用奋斗不止的精神激励着子孙代代成为一名对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
  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
  而今,孙月英幸福地享受着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三个儿子和四个孙子都有了工作,儿媳妇和孙媳妇还形成了一种“攀比”风气,争先恐后给她购买生活用品。
  “根据《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农民党员每月交纳党费0.2-1元。自从2008年汶川地震那年起,孙月英就按照每年100元的标准交纳党费。这让我们年轻人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更促使我们积极传递正能量,成为社会进步的火种。”村里党员杨自明说。
  “我是名党员,每月领取养老金和高龄补贴一共1800元,算上吃饭穿衣买药,余下的钱就请村里慰问困难党员,给学生娃娃们买个书包吧!”孙月英说。
  在孙月英家餐桌上摞着的一叠厚厚报纸,坚持学习是她每天雷打不动的功课。
  “我虽不会写字,但是我识字,听力也很好。每天我都要听新闻、看报纸,了解国家时事政策,感受家乡飞速发展。”孙月英说。

  举手投足,只言片语,诠释的是孙月英老人的忠诚和修养。她用60年的坚守和一颗红心,守望着“初心”。(记者 苏峰 文/图)

【编辑】:姚振国
【责任编辑】:李涛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