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 宁夏点击
同饮一河水  共护母亲河
2020-04-08 07:48:19   
2020-04-08 07:48:19    来源:宁夏日报

  编者按

  宁夏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

  黄河流经宁夏共计397公里,哺育出沃野千里、谷稼殷实的平原,形成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神奇造化。黄河沿线的百姓们,在母亲河的哺育下,繁衍千年,生生不息。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肩负起保护黄河的职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与黄河同呼吸、共命运的宁夏人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

  近年来,宁夏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黄河重要指示和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安全至上、坚持生态优先、坚持发展为要,扎实开展清理整治“四乱”专项行动,着力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以水定产、综合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开创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奏响了人类与黄河相惜相亲的新乐章。

  连日来,宁夏日报派出专题报道组,就银川、吴忠、石嘴山、中卫四市黄河治理、生态修复、产业升级等情况进行深入采访,采撷各地亮点工作,用见人见事的手法,阐述新时代宁夏人民保卫黄河的新作为。

  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宁夏生态画卷 

  4月初,南北贯通53.6公里的银川滨河水系湿地已经生机盎然。经过8个人工湿地净化,中干沟、永二干沟等4条重点入黄排水沟水体先后汇集滨河水系湿地万余亩水域,二次过滤、沉淀后,顺滨河北大沟缓缓流入黄河。

  “滨河水系入黄水质已经稳定达到地表四类水标准,人工湿地建设对入黄水质改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4月6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2018年,针对宁夏所有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入河沟后水质仍为劣Ⅴ类的现实问题,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专家经过查阅资料,学习其他省区治水经验,提出实施“人工湿地”等控制性工程的理念,提升宁夏水环境质量。

  两年多来,宁夏各地将“人工湿地”治理技术逐步应用到黄河支流和重点入黄排水沟综合治理中,累计建设人工湿地30个,全面降低了排入黄河的污染物总量,黄河宁夏段水质改善初见成效。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重点入黄排水沟作为主要污染源载体,是直接威胁黄河水质安全的重要因素,是我区水污染治理的重点。”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我区先后对银川永二干沟、石嘴山第三(五)排水沟、中卫第四排水沟等13条重点入黄排水沟实施了综合治理工程,依法依规取缔封堵了58个入河湖沟工业企业直排口。

  重点入黄排水沟治理和人工湿地建设等,都是宁夏全流域系统治理黄河的重点环节。我区以黄河干支流、重点湖泊、重点入黄排水沟等为核心,清欠账、补短板,全区水环境质量呈逐步改善向好态势。据监测数据统计显示,至2019年,黄河宁夏段干流水质连续2年“Ⅱ类进Ⅱ类出”,全面消除了劣Ⅴ类水体。

  保护黄河,既要从生态上涵养水源,也要从工程上保护水质。4月6日,吴忠第一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提升工程建设正在稳步推进,该工程将建设成全区第一个日处理5万立方米以上的潜流湿地。据了解,今年吴忠市计划再启动3至4个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项目,争取在2025年实现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全覆盖,配套建设中水回用管网,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减少入黄排污总量。

  4月以来,银川滨河水系截污净化湿地扩整连通工程、第三和第五排水沟石嘴山段综合治理项目等工程都在加紧施工中;沙沟、甜水河、小河等苦水河流域的水系联通及水质保障项目也在谋划中;吴忠市利通区五里坡、孙家滩地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正在启动……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我区水环境与水污染治理还面临着体系和能力建设存在短板、水污染防治资金和科技支撑不足、污水处理厂亟需提质增效等问题,黄河水域综合治理和新时代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将通过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强监测能力网络建设、强化部门联动,实施控源截污、生态修复、末端治理等全流域综合整治措施,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与水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记者 李 锦 实习生 高 兴)

  保护黄河义不容辞 治理黄河责无旁贷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同长江一起,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但,正如她滋养着流域内亿万人民一样,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曾肆虐八方、造成灾难。时至今日,黄河安澜的美好愿景虽已长久实现,但黄河体弱多病、水患频繁的问题依然存在。保护黄河、治理黄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

  善弈者谋势,善治者谋局。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作为黄河上游的重要一段,宁夏依黄河而生,也因黄河而兴、因黄河而富、因黄河而美,黄河滋养了两岸人民,成就了富庶的“塞上江南”。可以说,“天下黄河富宁夏”,但这也意味着,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我们肩负着特殊使命和艰巨任务,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必须抓住历史机遇,积极主动作为,担负起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重大责任。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保护黄河义不容辞,治理黄河责无旁贷。面对新时代黄河治理的鲜明主题,面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严峻考验,面对黄河治理非一日之功的严峻形势,行动无疑是最好的引领,实干也是最好的示范。我们唯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牢固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扛起时代使命、拿出实干行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才能精心呵护母亲河、建设美丽新宁夏。也唯有把黄河生态系统当成一个有机整体,既感恩黄河带给沿岸人民文明滋养,也守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不受侵害,坚决落实治黄“生态优先”原则和“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方略,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守好改善生态环境这条生命线,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宁夏乐章,才能还母亲河安澜无虞,让黄河彻底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贺姗姗)

  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

  400万吨中水,能释放多大的能量?宁夏电投西夏热电有限公司给出了答案:可以让银川城区3318万平方米供热区域温暖起来,将60.5亿千瓦时的强大电流输送进工厂农村,置换出的净水,能满足8万人全年用水量,可以浇灌约2万亩的高效节水灌溉土地……

  西夏热电公司先后累计投入近3亿元,升级改造旧设备,将中水深度处理后,作为循环水的补充水、工业冷却水、绿化用水。每年从工业废水、煤泥废水中过滤出37.4万吨水资源再次用于工业生产,甚至锅炉里排出的水蒸气,也要设法回收利用。该企业生产技术部主任李俊告诉记者,未来3年,企业还将投资约1亿元用于水资源节约项目建设,力争年用水量在现有基础上减少100万吨。

  不止这一家企业,在宁夏,节水是破解“水瓶颈”的革命性措施和根本出路,节水就是减排、节水就是控污。在宁夏,水生态保护治理的过程,就是水的取、供、用、排全过程的保护治理。

  近年来,宁夏深入推进依法管水治水,颁布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保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建立区、市、县三级水资源管控体系,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持续提升。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统筹推进河湖治理保护。黄河保护体系初步形成,在近年黄河洪水及贺兰山超标准洪水过程中,实现了“堤防无一决口、人员无一伤亡”的目标。水生态体系趋于完善。2012年以来,累计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46%,入黄泥沙从1亿吨减少到2000万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重点河流、排水沟、盐碱地改良等综合治理,水系连通和美丽渠道的建设,生态补水量的增加,重点河湖水体水质明显改善,流经宁夏的黄河越来越干净。

  自治区水利厅法规与水资源管理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缺水依旧是宁夏面临的最大问题,我区预计2030年缺水达14.2亿立方米。脆弱依然是水生态的根本特性,主要河湖生态功能恢复难度大,岸线确权划界亟待加强,灌区土壤盐碱化仍较严重,1.9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尚未治理。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水网尚不完善,洪水灾害仍是我区的大患,黄河及南部山区河流还缺少关键控制性调蓄工程。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补齐黄河保护治理的短板,宁夏水利部门将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系统治理,实行“四水同治”,利用水资源、改善水生态、治理水环境、消除水灾害,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开展重点河湖生态治理保护,实施污水达标排放和利用,标本兼治水污染,加大重要水生态系统修复,努力让每条河流都成为幸福河。

  “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自治区水利厅将加强河湖生态水量管控,提高水土保持率,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制定地下水管控指标。加快实施清水河产业带供水工程,加快推进陕甘宁革命老区供水工程前期工程,争取实施黄河三期生态治理,力争实施黄河黑山峡水库建设,逐步完善水资源配置网络,优化空间布局,实现空间均衡。同时,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研究保障宁夏高质量发展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着手黄河“八七”分水方案应对措施,争取不调减甚至增加我区用水指标。把再生水、苦咸水、矿井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区域水资源利用计划。推进水资源承载力预警,对达到或超过取用水总量指标的县区,严格实行取水许可限批。

  当前,在国家增加我区用水指标之前,全区将以节水保障我区经济社会发展。2019年11月,国家节水行动已经在宁夏落地实施,自治区发改委、水利厅、教育厅、农业农村厅等20个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联合发力,把节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培育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 裴云云 )

  中卫:河水清清岸青青

  4月6日,在中卫市第四排水沟沙坡头区柔远镇流经段,清清的河水正静静地流淌。“等芦苇长起来,这条排水沟就更漂亮了。”中卫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干部芮小娟说。

  第四排水沟总长20.66公里,流经沙坡头区文昌镇等5个乡镇,担负着沿线4.5万亩农田排水及下游柔远镇及镇罗镇1.67万亩农田灌溉水源的补水任务,也是中卫市5条重点入黄排水沟之一。

  “这条河沟以前就是一条‘龙须沟’。”今年50岁出头的芮小娟从小在临近第四排水沟的南元村长大,“2017年前,第四排水沟被列入黑臭水体,水质是劣V类”。从事环保工作30年的芮小娟见证着这条河沟从丑变美的每一个阶段。

  内外兼修才算得上一条“合格”的河。“漂亮是外在观感,内在的就要靠数据说话了。”芮小娟介绍,经过多管齐下的大力整治,第四排水沟的“内在”每年都有提升:“2017年劣V类、2018年Ⅳ类、2019年Ⅲ类,今年1至3月份水质连续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芮小娟为这组亮眼的数据颇感自豪与欣慰。

  “硬核”数据来自硬核举措。消除黑臭水体,只是水环境整治的起点。2016年起,第四排水沟综合整治实施了排灌分离、中卫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人工湿地建设、水质提升4项重点工程。

  通过排灌分离,封堵了沿线排污口,拆除了一家养殖场;中卫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处理后的尾水达到一级A标准,通过排水管网全部进入莫楼人工湿地,经深度净化后达到地表Ⅳ类,同时取缔污水处理厂原来入第四排水沟的排口。

  4月7日下午,在莫楼人工湿地,工作人员通过控制运行水位养护水葱。经过清淤的地里,千蕨菜陆续破土出芽,不时有鸟群从湿地上空掠过。

  “莫楼人工湿地投资1.38亿元,占地280亩。对达到一级A的尾水,利用湿地中微生物、水生植被和滤料三重协同作用去除水中主要污染物。”莫楼人工湿地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水生植物进行深度降解和净化,水质达到Ⅳ类水质标准后再入河沿沟排入黄河。

  治城先治水,水兴则城兴。第四排水沟的转变,是中卫市开展水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中卫市严格落实河长制,坚持“一河一策”,持续实施清水畅河清源专项行动,推进河、湖、沟道水环境治理,加大重点入黄排水沟整治,采取控源截污和生态修复相结合,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今年1至3月,中卫市5条重点入黄排水沟均达到自治区考核目标(Ⅳ类)。

  “环境治理靠的不是一阵子,还需要久久为功。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治理基础仍然脆弱,特别是冬季枯水期,农村周边排水沟纳污能力弱,如果不持续用力整治,污染问题很容易反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也存在薄弱环节,还需要推进落实乡镇一级综合执法改革,提升综治能力。”中卫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说。

  据了解,中卫市第三污水处理厂等7个水环境治理重点项目正加快实施中。“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使河、湖、沟道水环境质量更好,让我们的母亲河更健康。”该负责人说。(记者 房名名 实习生 李晓明)

  吴忠:"硬核治“四乱” 铁腕治排污

  走进吴忠市金沙湾景区,曾经接待游客的金沙湾会所、绿港明珠生态园、水上景观塔楼、黄河渡口码头等4处建筑物已全部拆除,水系生态得以恢复,消除了黄河泄洪隐患,还景区一片安宁。这与吴忠市旷日持久、扎实开展整治黄河“四乱”攻坚行动分不开。

  “当时水利部反馈青铜峡市的黄河‘四乱’问题有11项之多,涉及范围广,整治难度大。”青铜峡市委相关负责人说。2019年9月29日,该市制定下发了《黄河青铜峡段“四乱”问题整改方案》,集中整治一系列河湖“四乱”问题,一些存在多年的侵占河湖、阻碍行洪、破坏黄河生态的行为得到有效治理。

  2019年以来,吴忠市及黄河沿线区(市)领导班子成员先后深入清理治理一线,实地调研29次,检视问题63个,提出整改措施62项,对青铜峡市和利通区河湖沟道进行“拉网式”排查梳理,自查出黄河“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163个,进行彻底整改整治。截至目前,水利部暗访发现吴忠市“四乱”问题14项,现已清理13项,力争在今年6月底前全部“销号”。

  与此同时,该市持续发力黄河河道采砂行为攻坚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清理黄河两岸采砂点7处,切割采砂船41条,清除砂石料堆312处、各类河道违法建筑物61处,恢复河滩地貌12000余亩。

  该市分5批次,完成利通区、青铜峡市控导护岸工程14处,砌护护岸、治理河段28.68公里,使市区段河道防洪标准达到五十年一遇。

  如今,金积工业园投资4亿元,建设实施的生态绿化、环保治理等基础设施已经发挥效力,对园区企业废渣、废水、废气、废物等回收利用,确保园区污水应收尽收。2017年至今,吴忠市封堵取缔黄河干流排污口3个,封堵清水沟、南干沟流域工业企业排污口23个,取缔散乱污排污口30余个,封堵苦水河流域奶牛养殖场排污口17个。全市5个工业园区全部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彻底斩断黄河干流吴忠段工业企业排污口。

  2017年以来,该市持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集中开展多次专项执法行动,现场检查企业6415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566家(次),累计罚款4654.775万元,生态环境违法事件逐年下降。“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一律零容忍。”吴忠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2017年以来,该市累计拒引H酸、金属钠等总投资近40亿元的高污染项目13个。

  该市总投资21.6亿元,先后实施水域黑臭水体治理项目43个,黑臭水体指标持续好转。去年当地黄河出境叶盛桥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水质,自治区考核的11个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Ⅳ类以上水质,吴忠市被住建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评为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下一步,吴忠市将全面提升黄河流域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减少入黄排污总量。高标准实施入黄河支流流域生态治理项目,在确保入黄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将河湖水体治理整体向上端提升,减少流域水土流失,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吴忠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将全面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改善农村地区人居环境。通过水环境管理智慧平台,实现污染源溯源监测,提升治水管水信息化水平。(记者 蒲利宏)

  银川:湿地入城 畅快呼吸

  红头潜鸭、灰椋鸟、斑嘴鸭、白鹭、苍鹭、红嘴鸥……在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北湖荷花池,经常可以看见鸥鸟栖息的动人图景。

  “青银高速公路将湖区分为南北两湖,南湖作为生态保护核心区,进行保护与恢复性建设,为野生动植物休养生息提供天然屏障。北湖为生态旅游区,进行景观建设、科普教育培训和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经营。”4月7日,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相关负责人王志斌向记者介绍。近年来,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积极申请项目资金和企业自筹资金,开展湿地生态保护恢复、水环境治理、监测管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约1亿元,全力开展退田还湖、退塘还湖、湖底清淤疏浚、生态驳岸建设等工程,并定期开展生态补水、湿地监测、增殖放流等工作。

  “在这里,水就是生命,爱水、保护水就是爱生命、守命脉。”王志斌说,保护与开发并不矛盾,只要守住湿地“红线”,适度开发,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

  “湿地是最脆弱、最容易遭受破坏和侵占的生态系统,必须持之以恒保护。”银川市湿地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针对湿地保护意识不强、河湖湿地水质下降、湿地治理体系不完善、湿地保护恢复投入不足等问题,该市相继出台《关于加强黄河银川段两岸生态保护的决定》《银川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工作方案》等文件,为湿地保护提供政策保障,编制湿地保护规划,建设湿地公园,形成湖泊湿地与居民生活的和谐统一。

  自2009年以来,银川市已累计投入湿地保护工程项目资金约34.5亿元,将湿地管理日常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区、市两级拨付经费350万元左右,坚持湿地保护寸土不让,在经费保障上只增不减。目前,三区湿地面积为1.92万公顷,市区的湿地率为10.65%,湿地保护率达78.5%,有自然湖泊、沼泽湿地近200个,其中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湖泊、沼泽20多个,拥有5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6处自治区级湿地公园、8处市级公园。这里是中国西部以及东亚-澳大利亚鸟类重要的迁徙路线和栖息繁殖地,栖息着239种野生鸟类,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7种。

  银川市依法划定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对黄河银川段两岸湿地保护区域划定了500米区间的红线,对典农河及其连通湖泊湿地保护区域划定了100米区间红线,对鸣翠湖等31处湖泊湿地根据面积的大小,划定了50米至100米不等的区间红线,规定除公益项目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保护范围内进行开发建设和经营活动。加大河湖水系监管力度,严肃查处涉河涉湖违规项目,建立湖泊水系管理与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城乡河湖水系长效管护机制。加强湿地水资源管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了湖泊湿地生态补水的水权水指标长效机制,常年监测鸣翠湖、阅海、典农河等重要湿地水质,水体水质控制在Ⅳ类水之上,基本达到了河湖景观水标准。

  经过十几年努力,银川市“生态立城”战略终见成效,先后获得国际湿地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十大新天府”等多个称号。(记者 徐佳敏)

  石嘴山:以高质量发展成色提升黄河水生态“姿色”

  4月7日,在石嘴山市星海湖北龙洲北区湿地修复项目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刘向雄和工人们正顶着大风抓紧施工。

  “4月25日左右就到了种植水生植物和生态修复植被的黄金时间,如果土方开挖、边坡修整、种植土换填等工程延期,植绿将因为错过好时段而‘事倍功半’,所以,工期不能有丝毫延误。”刘向雄告诉记者。

  在石嘴山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蔡慧玲和同事们仔细查看由第三方公司编制的丽珠集团宁夏公司清洁生产审核报告,不漏过一处细节。

  “报告里任何一项涉及环保的条目不达标,都不能通过。”蔡慧玲说。

  今年,石嘴山市将政府投资项目划分为生态环境治理等5类,社会投资项目划分为工业、服务业、农业产业化3类,构建责任领导全面抓总,牵头部门统筹调度,责任部门分类推进的项目建设责任体系。同为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组成员单位,蔡慧玲还按照“5+3”项目推进机制要求,联系了工信、水务部门的同志,请他们帮忙把好报告审看第三关。

  石嘴山市坚持“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理念,统筹生态修复、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沙平衡、污染治理多重任务,以高质量发展成色提升黄河水生态“姿色”。

  近年来,石嘴山市先后实施了星海湖湿地、黄河湿地、镇朔湖湿地、简泉湖湿地等整治工程,逐步形成了以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为主的湿地保护恢复模式。通过对星海湖湿地抢救性恢复和治理,形成了集防洪、排水、生态、景观、旅游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市之肾”。黄河湿地在建设黄河防护林的基础上,建成了石嘴子滨河自治区级湿地公园和天河湾国家级湿地公园,成为石嘴山东部的防护屏障;镇朔湖湿地和简泉湖湿地通过清淤扩容,湿地功能得到恢复,生态效益日益显著。

  “2016年以来,石嘴山市先后实施了三排五排人工湿地治理工程、三二支沟生态修复工程、沙湖-星海湖水系连通工程、星海湖中域南片区清淤工程和水生植物种植等工程。”据石嘴山市自然资源局耕地保护监督与草原湿地管理科负责人介绍,通过疏浚巷道、清理湖面、水系连通,石嘴山市重要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水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城市防洪作用显著发挥。

  “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通过验收,石嘴山市被评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石嘴山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9年,石嘴山市开展黄河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整治“四乱”问题54个。投资4亿元的黄河石嘴山段二期防洪工程全部建成;投资2.17亿元,实施大峰沟(城区段)综合治理、柳条沟下段治理、镇朔湖拦洪库提升改造及镇朔湖与沙湖水系连通等工程;投资1.3亿元,实施北武当河生态修复综合治理二期工程(C段)、星海湖中域南区清淤治理等工程,星海湖生态补水1904万立方米。

  今年,石嘴山市统筹抓好计划实施的33个项目建设。结合计划实施的黄河石嘴山段出境断面水环境风险预警监控网工程,研究建立数据模型,分析各县区断面水质变化,为县区分段治理提供数据支持,并每月通报水质状况。

  同时,谋划启动银川都市圈中线河东生态灌区、西线供水等重大工程项目,着力推进平罗县瀚泉海与典农河连通、平罗县西大湖(东沙湖)与典农河连通等生态净化项目,将农田退水、山洪水净化处理后向典农河补水,让水“动”起来、“活”起来。(记者 朱立杨)

<p>  在黄河惠农段,宽阔的黄河映入眼帘,奔流不息的河水,舒缓平静,宛若镶嵌在大地上的玉带。                    (资料图片)</p>

在黄河惠农段,宽阔的黄河映入眼帘,奔流不息的河水,舒缓平静,宛若镶嵌在大地上的玉带。(资料图片)

<p>  金沙湾河道宽阔,水流舒缓。</p>

金沙湾河道宽阔,水流舒缓。

<p>  石嘴山第三(五)排水沟综合治理项目区,采取工程措施,加大典农河石嘴山段流域综合治理力度。</p>

石嘴山第三(五)排水沟综合治理项目区,采取工程措施,加大典农河石嘴山段流域综合治理力度。

<p>  近年来,银川市兴庆区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退田还湖、水道清淤、植被恢复,有效控制和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p>

  近年来,银川市兴庆区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退田还湖、水道清淤、植被恢复,有效控制和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图片均记者 左鸣远 摄)

【编辑】:姚振国
【责任编辑】:杨洲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