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 宁夏点击
全面小康,点亮每一种幸福
——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笔
2021-12-28 13:37:49   
2021-12-28 13:37:49    来源:宁夏日报

  “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孜孜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攻坚克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坚持以先行区建设为统领,加快发展“九个重点产业”,大力实施“四大提升行动”“十大工程项目”,标准化卫生室、健康扶贫、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锲而不舍调结构、转方式、换动能,步入发展“快车道”,跑出致富“加速度”,产业高质高效,城乡宜居宜业,百姓富裕富足。

  从工厂林立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到霓虹闪耀的城市商贸新业态,从利通区五里坡奶牛养殖园区到中卫市沙坡头区绿意盎然的蔬菜基地,从泾源县群众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到平罗县鳞次栉比的小康楼宇,塞上东西南北,处处都能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累累硕果。

  今年前三季度,全区能耗强度同比下降1.9%;1至11月,全区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8%。

  前三季度,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180.64亿元,同比增长8.4%。1至11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5.05亿元,同比增长3.7%。

  1至10月,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2.1%,黄河干流宁夏段稳定保持Ⅱ类进Ⅱ类出。

  产业富民

  成为硬核支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蚯蚓果蔬让消费者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请继续发送水果西红柿,从速发货……”发微信的客商是北京新发地水果批发市场负责人,接到订单的吴忠市点点红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白宗英很兴奋:“新发地水果批发市场是北京大型超市果蔬供应商,他们追加订单,说明蚯蚓果蔬这条路走对了。”白宗英介绍,引入蚯蚓的循环施肥、生物净化、物理改造模式,为农作物营造出良好的土壤环境,她带领合作社社员种植60座大棚果蔬,大伙换了思想鼓了腰包。

  在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的路上,红寺堡区提升枸杞产业竞争力,百瑞源两条年加工3000吨枸杞原浆生产线全面投产;黄花菜大数据交易中心试运营,建成飞地肉牛养殖园区二期;做大红酒养生休闲游,做精智慧民宿亲子游,做活移民文化研学游,提升了移民小康指数。

  万涓成水,汇流成海。我区将产业富民作为支撑点和关键招,从“当好全国人民的‘大牧场’,让高质高端成为宁夏牛奶的鲜亮名片”,到“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价值位列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第10位”……我区因地制宜、规模经营、延伸链条,突出产业培育,激活百姓致富内生动力,成为全面小康的“硬核”支撑。

  生态红利

  书写厚重答卷

  全面小康,贵在全面。多轮驱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清水河发源于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黑刺沟,是宁夏境内流入黄河最大、最长的支流。2011年,固原市和原州区两级政府对清水河进行综合整治。“持续治理10年,现在河水清澈见底,两岸配套建成了健身步道,成了休闲的好地方。”72岁的李守财在清水河岸边生活了大半辈子,看着河水变清,说出了幸福心声。

  打造绿水青山,共享生态红利,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出的厚重答卷。利通区郭家桥乡清水沟村村民杨有忠每天带着孙女,在清水沟东岸的健身步道上散步。“清水沟治理后,水干净了,大家都喜欢来溜达。全面小康让老百姓享受到了天更蓝、水更清、食物更安全。”他说。

  民生项目

  托起稳稳幸福

  如何在“住有所居”上持续发力,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品质。

  我区各地以人民为中心,奋力创造安居高品质生活。近日,银川市委人才工作局、银川房投公司组织194名创新型大学生宜居工程入选人员摇号抽选100套共有产权房,共有426名来银创业就业的大学生享受到“暖心政策”。吴忠市紧盯“四通六有”完善配套,在公租房小区实施了天然气、太阳能、宽带互联网、公交车“四通”工程。配套建成地下车库、智能充电车库、休闲座椅、文化长廊、休闲广场、健身器材“六有”公共服务设施,小区内安装了二代智能健身器材。

  民生期许殷殷,小康未有穷期。在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迎水桥村,供水管网延伸到灶台前。“这个自来水很甜”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华拧开家里的水龙头,吮吸了一口水。他告诉记者,中卫水务公司通过延伸供水管网、一户一泵,让山区群众喝上了安全水。

  各地完善提升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畅通“骨干大工程”,疏通“毛细小血管”,民生项目托起百姓稳稳幸福。

  乡村振兴

  绘就小康图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成为现实后,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瓜地里,老汉托起篮球大小的西瓜咧嘴笑着;打麦场上,金色的麦堆闪亮着丰收的颜色;农家院落内,老妇摇着扇子坐在树荫下乘凉……这样的场景正以墙绘形式“跃”上利通区高闸镇周闸村3队农家房前屋后。中华传统美德、移风易俗、家风家训,一幅幅墙绘从巷口向村庄内延伸。

  沿原州区头营镇福马社区巷道前行,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通过清洁环境、美化家园,把农村打造成了文明新风尚的汇聚地。”头营镇负责人介绍。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银川市围绕打造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区域中心城市,发挥好“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作用;吴忠市推动资源要素集约集聚、产业发展协同互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保联保联治,打造黄河金岸靓丽生态城市;固原市聚焦建设宁南水源涵养区和宁夏副中心城市,加快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

  全面小康,让阳光照亮了宁夏各族人民群众的心。(记者 苏峰

<p>  城在绿中,水在城中。  本报记者 苏峰 摄</p>

  城在绿中,水在城中。 记者 苏峰 摄

<p>  大武口区星海镇隆惠村香菇种植基地,村民们采摘香菇。2021年,大武口区大力推动产业富民,改造提升安置区设施农业,促进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同步提升。</p><p>  本报记者 王晓龙 摄</p>

  大武口区星海镇隆惠村香菇种植基地,村民们采摘香菇。2021年,大武口区大力推动产业富民,改造提升安置区设施农业,促进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同步提升。记者 王晓龙 摄

<p>  记者近日拍摄的中宁县恩和镇红梧村肉羊繁育场,这是该镇为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和村集体经济而精心打造的现代化养殖繁育基地。</p><p>  本报记者 王晓龙 摄</p>

  记者近日拍摄的中宁县恩和镇红梧村肉羊繁育场,这是该镇为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和村集体经济而精心打造的现代化养殖繁育基地。记者 王晓龙 摄

<p>  校园足球强身健体。   </p><p>  本报记者 苏峰 摄</p>

  校园足球强身健体。 记者 苏峰 摄

【编辑】:闫文丽
【责任编辑】:闫文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