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 专栏 -> 2022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隆德:老巷子看见新生活
2022-04-29 07:34:45   
2022-04-29 07:34:45    来源:宁夏日报

  “五一”临近,老巷子又热闹起来。

  4月26日一大早,潘娟娟来到家附近的红崖农贸市场,为一天的经营选购食材。辣椒、卷心菜、豆腐、粉条、蘑菇、精肉等道地食材摆满柜台,琳琅满目。

  茎叶嫩绿的蔬菜、新卤的豆腐、弹性十足的蘑菇,潘娟娟一个摊一个摊地寻找,一样一样地精挑细选。每一种食材都要货比三家,确保最新鲜最好的。

  一个多小时后,拎着大包小包,潘娟娟满载而归。

  拧开锅台上自来水龙头,她手脚麻利地清洗、切菜、拼装,刀磕案板、油泼辣椒,顿时厨房里传来悦耳声响。

  中午饭点,游客三三两两而来,坐满餐厅。潘娟娟叫来村里的妇女帮忙,添茶倒水,自己在厨房忙活。约半刻钟,一锅锅香喷喷的暖锅端上桌。

  “做暖锅用的蔬菜、肉、胡麻油,都是我们当地产的优质绿色食材。”潘娟娟边招呼客人用餐边介绍。

  老巷子位于隆德县城关镇红崖社区,距县城四五公里。巷子从南到北,长约2000米,占地20万余平方米。百余人家沿山而居,其中就有潘娟娟家。

  老巷子虽小,却颇负盛名。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隆德驿站,1935年红二十五军先遣团在这里召开党委会议,遗址保留至今。

  2014年,隆德县在保留古村落原始特征和原住民生活、生产场景风格的基础上,挖掘红色资源、人文历史、民俗特色、建筑风格等元素,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六盘人家红崖民俗文化村。

  改建老巷子一条街,沿街建设客栈、茶馆、民俗文化墙、园林小品,修缮老戏台、老磨坊、老水井,建成红崖泉、古钟石阶、红军墙、红军小广场等。

  经过系统“塑形”,精心装扮,老巷子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眼前。

  2017年,潘娟娟辞去城里稳定工作,回家创业。投资经营一家名为“客满堂”的农家乐,自己当老板,亲手制作地方传统美食——暖锅。

  “刚开始没啥知名度,客源很少。”潘娟娟和大多数创业者一样,也遇到创业初期困难。然而,她的担忧和困惑,随着乡村旅游火爆而消除。

  大锅有饭,小锅满。游客多了,带火了潘娟娟的农家乐,年收入从最初的三四万元,增长到现在的三四十万元。旅游旺季,一天接待游客四五百人,潘娟娟信心大增。

  “最多一天接待游客500多人,收入2.6万元。”潘娟娟年纪虽小,却经营有道。她始终坚持用最好的食材烹制菜肴,用“妈妈的味道”招待游客,农家乐生意越来越旺,好日子越过越长。

  一个人忙不过来时,雇左邻右舍的婶婶姨姨帮忙,带着大家一起在家门口赚钱增收。

  老巷子以传统美食待八方客,以传统文化吸引四海宾,支持有烹饪、书法、绘画、剪纸、刺绣的手艺人开店营业。

  剪纸手艺人杨国权,早年在工地打零工,一年辛苦下来挣不了多少钱。老巷子改造期间,红崖村党支部书记张宏生找到他,让他在家剪纸,让妻子经营农家乐。

  杨国权将家中临街的房屋改建成剪纸工作室,一边剪纸供游客观赏,一边销售剪纸作品。有了稳定收入,杨国权静下心来创作,巴掌大的窗花演变为中轴剪纸作品,刀下有鲜花盛开,纸上有长河奔腾,靠剪纸一年轻松收入五六万元。

  “民宿、农家乐、手工作坊……98道院子,一家一个样子,一户一种风格。”张宏生介绍,老巷子现有书画、餐饮、民宿、旅游商品等经营户46家,带动就业人口289人,年接待游客29万人次,收入2300万元。

  如今,百年老巷子有了新身份,被赋予了体验六盘山区乡土风情、了解民俗文化、感受农耕生产、记住乡音乡愁的新内涵,石磨、石墙、鹅卵石路成了稀罕物,四合院、砖瓦房、杨柳树,小桥与流水装帧的村舍,成了网红打卡地。(记者  剡文鑫  文/图)

<p>  老巷子全景。</p>

老巷子全景。

【编辑】:尤天竹
【责任编辑】:尤天竹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