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 专栏 -> 2022 -> 宁夏回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
​彭阳县残联积极打造“送康上门 情暖人心”工作品牌
2023-12-19 00:00:00   
2023-12-19 00:00:00    来源:彭阳县融媒体中心

  今年以来,彭阳县残联打造的“送康上门 情暖人心”未成年残疾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县残疾人康复中心负责2023年度0至6岁、7至14岁残疾儿童“送康上门”救助项目,组建专业团队为72名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孤独症儿童开展亲子同训、一对一、家庭入户指导、水疗、中医按摩、假肢矫形器等康复救助服务,保质保量完成早期干预康复工作,助力残疾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量体裁衣”开展定制服务。康复工作人员本着“一切为了孩子健康”的初心,详细询问每个残疾儿童的基本情况及家庭康复环境,为他们制定“量体裁衣式”个性化训练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康复教学和补偿训练;红河镇常沟村的小患者高雅欣就是“送康上门”的受益者,她患有智力发育迟缓,县残联了解这一情况后,特事特办,积极协调本地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为孩子制定了个性化康复方案,在康复工作人员悉心指导和训练下,高雅欣肌张力和运动方面达到正常,语言认知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还有很多像高雅欣一样,通过康复工作人员上门康复训练后身体和心理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截止目前,县残联康复中心总共为20多名残疾儿童免费提供个性化定制“送康上门”服务,康复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为特殊困难残疾孩子家庭减轻负担,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主动作为”开展关爱活动。自县残疾人康复中心自康复救助实施项目以来,严格执行项目任务,积极落实项目要求,开展家庭入户及环境评估活动,根据儿童的具体康复情况及状态,精心挑选适合每个儿童的康复玩教具,并根据儿童家庭康复的具体情况配发玩教具22件。开展寓教于乐儿童活动4次,并发放“爱心大礼包”58份及慰问金5000元,让残疾儿童和家长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开展慰问活动,在“助残日”“残疾人日”等重要节点慰问残疾儿童及家长68次,发放儿童纸尿裤30包及儿童脑瘫轮椅10辆,开展“重塑未来”免费筛查活动,为贫困肢体残疾儿童组织“重塑未来”免费筛查活动,帮助符合条件的肢体残疾儿童恢复身体功能。

  “对症下药”实施多元训练。为确保特殊困难残疾儿童基本康复需求,县残联针对我县实际情况,坚持实事求是,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县残联康复中心结合残疾人康复需求,开设智能康复训练系统、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多个训练科目,还设有美育、音乐等集体课程,不断建立和完善儿童康复体系,使患儿能够得到全面系统康复,提高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能力。同时,为确保“送康上门”服务真正有效果,多元化集体训练提供有效补充,尤其是享受了“送康服务”政策的孤独症等患者,关爱“来自星星的孩子”——我们因相同而链接,我们因不同而成长。多元化集体训练为他们与社会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建设,更好地开启崭新的生活,使康复工作真正落地见效。

  “分类施策”实施精细管理。为确保“送康服务”工作高质量开展,持续全面筛查、准确评估,打牢康复训练基础;坚持制定个案,创设环境,科学开展康复训练;深入强化监督、远程管控、确保儿童康复质量;开展家长培训,提高了家长对康复政策的了解,树立了家长对特殊儿童康复的信心;理论结合实际,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康复,掌握康复技能;提升优化管理、培养人才,支撑康复取得实效,多措并举促使康复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医康结合”现已成为康复中心工作有序运行的一张靓丽名片。

  “团结协作”取得扎实成效。通过“送康上门”等康复救助,填补了县域内及周边县区的业务空白,为残疾儿童带来了福音,让他们享受到了便捷、先进的康复服务,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高康复效果。修复“折翼”,拯救天使,致力于为残疾儿童托起美好的明天。形成了县委领导、政府主导、残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格局,实现了残疾儿童应救尽救、残疾儿童教育、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工作稳步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更加坚定了残疾儿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增强了对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的情感。

【编辑】:宋斐
【责任编辑】:宋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