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灵武市公安局西郊派出所,从灵武市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到宁夏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从灵武市优秀基层党组织到宁夏优秀公安基层单位,一块块刻满荣誉的牌匾熠熠生辉。
西郊派出所成立于1985年9月,位于灵武市主城区,辖区商圈多、学校多、企事业单位多,城乡接合部出租房屋、流动人口多,社会治安情况复杂。全所共有民辅警45名,管辖8个社区、4个行政村、居民小区95个,实有人口34855户,101977人,承担着灵武市三分之一的治安警情。近年来,西郊派出所始终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创建全国“枫桥式派出所”为契机,秉持为民初心,在防范风险、化解矛盾、守护平安、服务群众的进程中砥砺前行。
坚持党建引领 淬炼“枫桥经验”政治灵魂
“最近小区治安状况怎么样?”“企业经营中还需要提供哪些服务?”“对派出所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这是西郊所民警在开展“枫桥六进”活动中常交流的话。
近年来,西郊派出所将“红色引擎党支部”“五星级党支部”创建与争创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有机结合,党支部通过实施“三会一课”“四项教育”“三强九严”工程,打造“四型”党支部。2020年12月,西郊所被宁夏公安厅命名为首批“塞上枫桥公安派出所”,便迅速在辖区掀起保护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热潮 。在辖区持续增强树立和保护“枫桥经验”的浓厚氛围,使群众自觉拥护“枫桥经验”,积极发扬践行“枫桥经验”。同时,重点打造红色安全教育体验馆、红色警营展示厅等红色资源,组织发动辖区单位及群众参观学习,为实现工作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筑牢基层基础 派出所主防成效卓著
西郊派出所依托辖区社区(村)、企事业单位党支部,撬动1316名社会综治力量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全面推行“渔网”“蜂巢”“彩虹”“10+3”等特色社区警务工作法,创新运用“2+4+N”立体化矛盾纠纷调处特色工作法,组织多元力量,成立全区首家驻公安派出所治安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全程调处,跟踪回访,形成闭环。
2023年以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03起,化解率达99.7%。同时,联动交警、特警及所内警力,以“1、3、5分钟”快反圈为中心设立西湖待警点,依托待警点实现高效的囤警街面和科学的动中备勤,实现处警“再快一秒”,服务群众“更近一步”。三年来,辖区刑事发案分别下降28%、33%、47%,2023年以来,电诈案件同比下降31.58%,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攀升。
厚植“平安细胞”激发市域治理新动能
烈日下,一名十几岁的男孩跟着西郊派出所社区民警刘田在工地上一趟趟搬砖,十几趟下来,满头大汗的孩子一屁股坐在地上,说道:“叔叔,我知道错了,搬砖实在太累了,我还是回学校上学吧。”
今年8月底,家住灵武市的苏大姐找到民警刘田,哭诉称其儿子小明上初三,马上就要开学了,但孩子说什么也不去上学。随后,刘田便通过“警长+师长+家长”24小时联系机制,与学校老师取得联系,一同开展“控辍保学”工作。
民警刘田担任辖区三所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定期与校长、老师召开联席会议,协助学校、幼儿园上好安全防范教育“第一课”,指导学校根据学生群体和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专题教育,组织防火、防暴、防灾、防不法侵害等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法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消除安全隐患。
西郊派出所围绕“社会安全阀在枫桥经验中的价值体现”这一社会实践课题,创新推行“平安细胞”联建联用模式,裂变产生“平安商圈”“平安医院”等14个平安细胞。对23家学校周边进行集中整治,在确保教学秩序安全的同时,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活动。2023年以来,“平安校园”创建率100%,“零发案”小区创建率88.89%,辖区“小细胞”构筑“大平安”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活力日益迸发。(通讯员 陶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