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第一党支部赴灵武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组织了“看治沙成果 学劳模精神”的主题党日活动,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闫志斌参加了此次活动。
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8万亩,地处黄河以东毛乌素沙地边缘。60多年来,三代白芨滩人坚持不懈,累计治沙造林63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有效遏制了毛乌素沙地的南移和西扩,保护了黄河、银川河东的生态安全,成为三北工程精准治沙、科学治沙的样板区。
看治沙,学精神。在白芨滩管理局人员陪同下,第一党支部人员实地体验保护区沙地治理后的巨大变化,观看用来防风固沙的草方格以及适宜生长的耐旱植物,听讲解员介绍白芨滩在治沙技术、治沙机制、可持续发展、民生建设以及宣传教育上的创新举措,切实感受到了治沙的不易以及白芨滩人为此所付出的智慧、艰辛与努力。
随后参观了防沙治沙博物馆,学习了中国防沙治沙历史及取得的成就、技术、经验以及治沙英雄的先进事迹,全面了解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波澜壮阔的防沙治沙史。博物馆还特别介绍了白芨滩防沙治沙的历史以及在世界各国防沙治沙技术及经验交流中做出的突出贡献。看到昔日的荒漠如今变成了一个集治沙模式示范、治沙技术推广、治沙精神学习、生态文明宣传、森林体验休闲为一体的高标准治沙示范区,支部人员深深被“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团结协作、锲而不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人为本、造福人类”的“三北精神”和“宁可掉下10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白芨滩精神所感动。
学楷模,增干劲。此次活动中最惊喜的环节是见到了“人民楷模”王有德。作为白芨滩治沙带头人,通过40多年的坚持与奋斗,白芨滩治沙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信奉“生命不息 治沙不止”的人生理念,退休后的王有德依靠社会各界资金的力量,在河东机场附近通过7年时间治理荒漠8000亩,建成了集党建教育、种植养殖、体验休闲、研学交流等为一体的生态园区。王有德讲的话很朴实:“我还想为保护母亲河做贡献,我还想多为人民服务”。这份为民服务的情怀与攻坚克难的事业心令支部每一名人员由衷地敬佩与崇敬,深受鼓舞。
念誓词,催奋进。站在白芨滩高高的宣讲台上,支部举行了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的仪式。这一刻每一个人的声音都格外铿锵有力。王有德带领白芨滩人创造了沙地变绿洲的奇迹,他们依然在接续奋斗着,践行着生态发展的使命。支部人员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寓参观学习与示范教育于一体,治沙精神让人深受激励。今后在工作中要砥砺初心、践行使命,在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为分公司高质量发展而接续奋斗。(通讯员 周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