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 专栏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吴忠供电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吴忠供电公司
电力扶贫“攒劲的很”
——走进国网宁夏电力定点帮扶村团结村聆听百姓心声
2020-10-27 20:50:22   
2020-10-27 20:50:22    来源:宁夏新闻网

8F68D1F77E37C85BC8801C210DF4AD81.jpg

  金秋十月,柔和的阳光洒满在大地上。

  走进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团结村,整齐划一的街巷中,农家屋顶的光伏发电板湛蓝如海;户户庭院前,金黄金黄的玉米堆积如山;田间脱粒机、拉草车轰鸣作响,伴随着村民们欢快的笑声,唱响在这个金秋收获的季节,丰收的喜悦与甜美荡漾在村民的心田里。

  10月21日上午,在这个由国网宁夏电力定点帮扶的村子里,笔者见到派驻团结村第一书记陈昕时,他正在组织召开帮扶责任人会议,安排10月份脱贫攻坚的人员增减上报工作、建档立卡户产业监测工作、建档立卡户和边缘户缴纳医疗保险、建档立卡户APP信息核查等四项重点工作。在得知笔者要采访他时,他这样说到,“脱贫未脱贫,关键看老乡”。听我说,不如你们去看。由此,笔者跟随帮扶责任人的脚步,一道走进了该村村民的家里,不仅看到了国网宁夏电力依托自身优势,开展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明显成效,也聆听到了百姓真切的心声。

C81FA3375B6497E1DA8C8FF88D7C7458.jpg

  百姓心中电力扶贫“攒劲的很”

  现任团结村党支部书记丁生红,在村“两委”班子工作多年,是团结村发展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向笔者介绍说,1999年宁夏生态移民工程——红寺堡扶贫扬黄工程建成。同心革命老区新庄集乡张台等15个自然村的村民,奔着黄河水搬迁而来。分别来自不同村庄的村民,为谋求共同幸福而取名团结村。在全国最大的移民安置区内,团结村是全自治区最大的一个行政村。

F7B76462D5D3EC19D742D1B2E343BF64.jpg

  干旱、少雨、风沙大、日照强,自然环境恶劣,农户家庭经济条件差,是团结村处于贫困的主要因素。为加快团结村摆脱贫困走向致富步伐,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积极响应自治区人民政府号召,开始定点帮扶团结村。丁生红站在村部的脱贫攻坚一览表前介绍说,全村3965户15661人,有建档立卡户636户2317人,历经国网宁夏电力帮扶,已脱贫618户2245人,未脱贫18户72人,贫困发生率0.5%。2019年全村实现人均收入达12250元。

  多年来,国网宁夏电力认真履行央企“三大责任”,按照中央及自治区扶贫工作部署,变“劣势”为优势,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依托自身优势,制定团结村精准脱贫计划;派驻扶贫工作队一张扶贫蓝图绘就,一任接着一任干,课题只有一个,就是“怎样的脱贫措施才能使贫困户们脱贫”。

  电力扶贫“动真情、实帮扶”带来生存环境的极大改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显著改善,村民们直夸“电力扶贫‘攒劲的很’”。

  “现如今,出门走的是硬化路,喝的是自来水,照的是光伏电;致富的路子宽了,脱贫的劲头足了。”丁生红如是说。

B01DBB44ACA706BCE6FB55DB38CB8DF8.jpg

  马会珍光伏梦成真感激之情不用说

  走在团结村的街道上,映入眼帘的整村集中连片的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排列整齐,在高原充足的日照下,宝蓝色的光伏板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场面宏大,蔚为壮观。在宁夏是最大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集中连片区。

  该村富强组的马会珍,今年56岁,是首批建屋顶光伏电站的示范户和受益者。他家的光伏板总是擦得亮晶晶的。他说,我们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充足的阳光,在他家冬季每天发电量24—25度左右,夏季每天发电量34—35度左右。从他手机APP上实时发电数据显示:三年多来,他家已累计发电53157.19度。他向笔者算了一笔账:“我安装了两组光伏发电板,共10千瓦,签订了25年的合同,保守估算不到8年贷款就能还清。那时,我一年的收入是一万块钱,等于我60岁后,这光伏就相当于我买的一份养老保险。”

  据了解,2017年7月,国网宁夏电力依托自身优势,为使建档立卡户有一个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在团结村实施自然户屋顶分布式光伏连片接入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户均安装容量5千瓦)。为确保屋顶光伏顺利接入并网发电,国网宁夏电力投入资金1577.56万元,新建安装了20台配电变压器,并对高低压线路进行改造与建设。 到目前团结村已形成近千户光伏发电厂建设规模,全村建档立卡户基本覆盖。每户除去自家用电量以外,余额并网。据城镇供电所并网发电户实时数据统计,每户年发电量7500—8200度,年收入为5500元左右。总上网电量1155.3万千瓦时,总上网电费299.75万元,总补助电费420.38万元。

  马会珍激动地说:“电力‘晶太阳’为我们带来稳定可靠的‘阳光收益’,圆了光伏梦,啥时也不能忘了宁夏电力。”

07557FB6FC540DCD5661C74989F94921.jpg

  顾清江开着小车种玉米

  顾清江,今年66岁,头戴遮阳帽,干干瘦瘦的,当显得很精神。来到他家时,他正在和老伴拾掇散落了的玉米粒。看着眼前小山似堆放的玉米棒子,泛起一片金黄色,心中充满了丰收而带来的无比喜悦。

  “今年年景好,我种了50亩玉米,达到了吨良田标准,每亩产量在2000斤以上。按目前市场价0.92元计算,收入10万元是稳稳当当的。除去水肥等成本,纯收入可达6万元。在加上家里30只羊的养殖等的收入,今年全家收入可达10万元”。顾清江算着可观的收入,脸上深深的皱纹了挂满了笑意。并一再称赞说:“党的扶贫政策好,感恩党引来黄河水,还要感谢宁夏电力来帮扶。”

  原来,顾清江的这50亩地,在离村子10公里外的一处高地上,是一块300多亩大的荒地。20多年来,因地高渠低无法灌溉而荒芜。2019年,国网红寺堡供电公司投资20余万元,架设10千伏线路1.8公里,安装5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解决了小高抽用电难题。通电使得旱田变水田,21户承包土地的农户每年增加收入约24万元。

  身为共产党员的顾清江,依靠党的扶贫政策,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带头脱了贫致了富。今年家里购买了小车,成为了开着小车种田的新型农民。

  据了解,自定点帮扶以来,国网宁夏电力发挥行业优势,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帮助团结村村民脱贫致富,还每年都为村里的小学捐赠图书、学习用品、棉衣等,组织职工志愿者开展特困家庭小学生“微心愿”“爱心暖春芽”活动,引导学生家长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不断激励学生立志求学。2017年,国网宁夏电力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89名大学生一次性助学捐赠18万元。同时,还筹措资金改善村部供暖设施、办公设备及卫生设施等,使村部面貌焕然一新。(通讯员 金兵)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王小梅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