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 -> 图解新闻
记者探访上班第一天——
鱼跃龙门翔深水 爬坡过坎从头越
2024-02-19 08:35:45   
2024-02-19 08:35:45    来源:宁夏日报

  编者按

  一元复始万象新,扬帆起航正当时。春节长假过去,新的工作周期开始。2月18日,是2024年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政务服务中心有序运转、企业车间机器重启、田间地头生机勃勃……全区上下迅速振奋精神,以昂扬的姿态投入工作,争取为新的一年起好步、开好局。

  2月18日8时30分,宁夏人社12333的工作人员接听来电。据悉,宁夏12333开通10年来,已提供人工咨询服务220万次,自助语音服务289万次。记者 马照刚 摄

  2月18日早晨,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光明村种苗设施大棚里,工人在整理幼苗。种苗产业是光明村的优势产业,借助“良田种苗”这一“金字招牌”,村委会着力打造从育苗到种植再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目前,光明村年产优质种苗5000多万株,带动就业300多人。记者 王鼎 摄

  2月18日,宁夏金莱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制瓶车间内,4条玻璃制品生产线开足马力,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记者 王晓龙 摄

  为迎接2024甲辰龙年到来,宁夏科技馆特别策划推出萌娃“科普逛大集”春节主题科普活动。2月13日,农历大年初四,科技馆就已开馆,工作人员全部到岗,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有条不紊地组织游客参观游玩,并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趣味科普活动。记者 李涛 摄

2月18日,主播在贺兰神酒庄直播销售葡萄酒。记者 白茹 摄

  2月18日,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大厅工作人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节后窗口服务工作中。当日,该中心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共办理档案、退休、企业招聘审核等业务40余件,接听电话咨询20余个。记者 马照刚 摄

上班故事

新年开工“大礼包”

  2月18日,宁夏旭仁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杨雯一大早便来到自治区政务服务大厅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窗口,等待领取企业资质证书,为公司尽早开展后续工作作准备。

  “您公司的企业资质证书已经办好,请这边领取。”听到窗口工作人员的回复,杨雯惊喜地从等候区座位上抬起头——这时,距离她来到这里不到5分钟。

  窗口工作人员马翔叶解释,办理企业资质证书一般需要5个工作日,为保障企业开春顺利投标,春节前加急出了一批证,有的企业节前就领到了资质证书,节中就可以开展工作;节前未领取证书的企业,上班第一天就能及时领到,这是送给企业的新春“大礼包”。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信赖和支持。”马翔叶说。

  时间的指针回拨至2月9日。

  农历大年三十,该厅窗口的工作人员朱其亮接到群众电话,称其将身份证丢失在窗口,没法坐车回家,朱其亮几经寻找发现身份证确实落在这里。“你们是不是放假了,我会不会拿不到身份证了!”电话另一边,失主着急地一遍遍询问。“别着急,您过来领取就好,多晚我们都等您……”临近下班,才等到了失主,并将身份证交还给她。

  2023年,住建厅行政审批窗口荣获全国首批二星“青年文明号”,连续14年获得先进集体称号。截至2023年末,共受理政务服务事项84687件,办结84705件,办结率100%;核发企业资质1690家、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1547个,完成各类人员注册77007人次。

  询问需求、材料初审、系统录入……坐在窗口内的工作人员尹红华麻利地为前来办事的群众办理各类业务。“您好”“请您稍等”“您别着急,我给您问问”……礼貌用语让人如沐春风。

  “2024年,我们将继续服务好群众,脚踏实地干出新气象。”马翔叶说。(记者 马越 陈瑶 见习记者 何婉蓉)

奋力开好局

  2月18日,华新智科技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们忙碌起来:

  远在浙江湖州,华新智华东区的工程师为一家纺织机械企业进行柔性制造产线培训,圆满交付。

  银川华新智总部,负责人黄维斌与南京的一家高端机床厂进行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视频沟通。

  这家公司准备建设数字化工厂,慕名而来,黄维斌从订单到技术研发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演示,深入诠释了全生命周期管控系统的优点和良好的适用性。

  “双方去年就有接触,对方对于我们在工业母机高端装备领域工业软件方面取得的成绩很感兴趣,希望能达成新春后的第一笔订单。”黄维斌介绍。

  “从‘过年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提振‘精气神’、跑出‘加速度’,奋力开好局、起好步,进一步做好工业母机数智赋能行业引领者。”黄维斌说。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秉持创新、专业、卓越的理念不断突破技术壁垒,以客户为中心,为工业母机企业注入智能的力量,助力产业升级。”该公司技术研发创新中心员工表示。

  “华新智2024年度更加坚定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方向,为工业母机高端装备领域工业软件‘卡脖子’的创新突破及工业母机数智赋能行业引领创新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黄维斌表示。(记者 丁建峰)

用心守护平安

  2月18日,贺兰县公安局暖泉派出所所长赵晓鹏给所里的民辅警开了一个“收心会”。

  说是“收心”,其实过年期间大家的心就没放下过,为了群众能安稳过年,所里年前已按照上级安排部署,对辖区的消防、安全生产等进行了大排查。农历大年三十到初三,派出所大部分警力都在岗。除了在所里执勤,还要前往辖区的贺兰山岩画和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配合景区工作人员值守。

  “除了手机工作群,各处公示栏的派出所联系电话留的也是我的手机号码。不值班的日子群里回复群众咨询、了解工作。”赵晓鹏说。8天假期,他只有2天在家休假。

  节前,辖区内来自河南、陕西、新疆等地的20多位农民工因为讨要工资引发矛盾纠纷,赵晓鹏带领同事马不停蹄地调解,终于让大家在农历大年三十拿上工资安心回老家;大年三十下午,金鑫村一对邻居酒后发生矛盾,赵晓鹏带领同事到现场调解;大年初三,赵晓鹏联合相关单位上门慰问困难群众……

  “尽管每天大大小小的事情不断,但都及时处理和化解了,老百姓能安安心心过节,累点苦点也值得。”赵晓鹏说。(记者 刘惠媛)

“迟到”的探访

  本想来个“节后上班第一访”,谁料居然迟了。

  2月18日,记者来到银川市消防救援支队金凤大队宁安南街站,消防员罗双听明来意挠挠头:“上班第一天?我们从1月中旬起就没放过假。”

  越到年关,越似“过关”,对消防员来说,这是“铁律”。罗双说,早在1月中旬,消防救援站就组织全体指战员对辖区消防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哪些地方要格外注意,哪些地方必须“死守”,风险点被逐一“认领”。

  即使有了预案和心理准备,对于进入消防救援队伍已经5年的罗双来说,今年的除夕仍然令他难忘。“除夕当晚7点到次日凌晨1点左右,警铃不断响起,救援马不停蹄。”罗双说,除夕,消防站大厅大屏幕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没人顾得上看,30多名消防指战员防火服没有下过身”。

  万家团圆、鞭炮齐鸣的那一夜,罗双共出警13次。灿若繁星的焰火映衬着他与同事忙碌的身影,他透过浸着汗水的护目镜,能看到流淌着暖暖灯光的每家每户,有的举杯庆佳节、有的围坐一起话家常。

  “那一晚,等我们能坐下歇一歇,已是大年初一的凌晨了。”罗双说,“我没睡着,想了很多。作为一名消防员,赴汤蹈火、逆险而行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我们的父母、妻儿、亲人和千家万户一样,平安每一天、团圆每一年?”

  今年是罗双缺席家庭年夜饭的第五年,也是他守护万家团圆的第五年。

  新的一年,罗双也有期待:“希望家家户户岁岁团圆,希望我的战友每次出征都能平安归来。”(记者 秦磊 见习记者 马丽)

摩洛哥新娘宁夏领证

  2月18日9时整,自治区政务服务大厅各窗口已全部开放,前来办事的群众陆续走进政务服务大厅。

  面对前来办事的群众,工作人员早已从“过节状态”切换到了“工作模式”,热情询问需求,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

  在来往办事的人群中,记者看到一张洋溢着笑容的异域脸庞:一名外国女孩挽着中国男孩,走进民政厅窗口进行婚姻登记。

  为迎接这一对已经预约好的跨国情侣,民政厅窗口工作人员赵青早早来到工作岗位,准备好需要填写的资料单、签字笔,打开电脑,等待他们的到来。“他们漂洋过海回来登记结婚,拿咱们中国的结婚证,我要以最好的状态,为他们提供满意的服务。”赵青说。

  填写资料、按压手印、核对信息……递上结婚照后,赵青主动为夫妻俩拍照留念,用镜头将幸福的时刻定格。

  “开年上班第一天,我们顺利地拿到了结婚证,非常开心。”对于新人铁小兵而言,能够在春节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和妻子在宁夏老家领到“红本本”,既幸运又兴奋。本计划农历大年三十领证的两人,因妻子的资料准备不足,时间仓促下将领证时间改为节后第一天。“我们今天下午还要飞回深圳,时间非常紧张,还好有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不到半小时就办理好了,宁夏的政务服务太值得点赞了。”

  据了解,铁小兵是隆德人,妻子来自摩洛哥,两人登记结婚后将回到摩洛哥继续工作。(记者 陈瑶 马越 见习记者 何婉蓉)

“拉风”小伙儿

  拉风,在铁路上是一个特有工种,列车到达编组场,火车头虽摘下开走,但列车还处于刹车状态,需要人工排放完货车副风缸的余风,使车辆处于缓解状态,这样才能借助调车机将车列进行分解、编组,是调车作业的第一道作业程序。

  在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迎水桥车站的编组场,22岁的韦东成在迎水桥车站编组场里度过了他的第一个春运。2月18日,沙尘暴、降温袭击中卫地区,韦东成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我们出去排风一列需要半小时,你看我穿了劳保棉裤、发热马甲、对比服棉袄、脖套和棉帽,只有不冷了才能安心干活。”

  春运期间车流量增大,拉风工作尤为重要,速度慢了,会影响其他线路和区域车辆运转效率。沙尘打在脸上,韦东成缓缓打开车辆折角塞门,放出列车主风管余风,半蹲着,手用力往后一拉,“扑哧”一声,放完风后他才站起来。接着,快速走到下一节车前,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弯腰、摘风管、拉风杆,确保风排净、不漏排、不抱闸。像韦东成这样的拉风人,每个班每人要完成13列650余节列车的拉风工作,弯腰2000多次,摘解风管220余次,步行3万余步……

  遇到下雪天,雪水融化再冻结到制动软管连接处,导致摘风管比较困难,韦东成用师傅黎建军总结的一敲二推三提法能轻松解开风管,韦东成对师傅说:“师傅,今年我要将您的拉风技巧全部学到手。”(记者 裴云云)

呵护每一段旅程

  “张女士,你的背包找到了……”找到旅客落在车上的背包后,银西高铁D3681次列车列车长师永冬拨通了张女士的电话。

  2月17日是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张女士从西安北站乘坐D3681次列车返程。18时13分,她在庆阳车站下车时不慎将随身携带的黑色小背包落在列车上,里面装着身份证、工作证、银行卡以及办公用的平板电脑,一想到即将用到的工作报告还在平板电脑里,她急得快哭了。最后,在同事的提示下,她拨打12306客服电话进行求助。

  师永冬接到遗失物品工单后,发现没有具体席位信息,第一时间回拨了旅客预留的电话。原来,因返程客流大,张女士只购买到无座票,途中走了好几节车厢,到站后下车旅客特别多,她手里大包小包拎的全是母亲给装的美食和家乡特产,一着急就把随身携带的背包落下了,她也记不清背包落在哪节车厢。

  师永冬立即协同乘警查寻,在列车员的协助下,3人从8号车厢向1号车厢方向逐个寻找。当时,车厢旅客处于定员状态,大家携带的行李又多,只能逐一进行询问、确认。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家在5号车厢大件行李存放处的大行李箱背后找到了与张女士所述相符的背包,经过多次询问后无人认领,乘警打开背包进行仔细核对确认无误后,便拨通了张女士的电话。

  据了解,经常有旅客将物品遗失在列车上,小到身份证、特产,大到行李箱,甚至数万元现金,不管是什么物品,师永冬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寻找失主。

  “在新的一年里,愿所有旅客旅途平平安安,每一件物品都记得带下车。当然,我也将继续和同事们一起,以严格的作业标准、精湛的服务技能、暖心的服务举措,守护好旅客的每一段旅程。”师永冬说。(记者 裴云云)

现场探班

银川市民大厅“秒入”工作模式

  2月18日早晨8时40分许,已经有办事群众来到银川市民大厅,假期按下暂停键的大厅“一秒”进入工作模式。

  “春节旅游高峰期后,我和老伴儿想去泰国旅游,一大早就来办护照。还没到9时,就有工作人员指导我们到自助区填表。”72岁的钟静说,她以前办过护照,在自助填表机指定区域内放入身份证,按语音提示操作,就自动生成申请表。取号后,她拍完照来到窗口办理护照,整个过程大概用了10分钟,7个工作日后她就能拿到护照。

  银川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副局长曹娜介绍,为全力保障群众节后顺利有序办理证件,减少等待时间,该局多措并举做好窗口服务工作。为办事群众提供耐心细致的解答,维护大厅良好办证秩序。动态增加窗口岗位,根据办证量,将后台人员补充到前台窗口。此外,春节期间提供“不打烊”办证服务,畅通“i银川”客户端、12367平台热线预约渠道,为有紧急办证需求的群众提供服务,春节假日期间为100余人提供预约服务,办理175笔出入境业务。

  银川市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同样在春节假期间推出线上预约服务,2月18日不到9时,李波就来到位于市民大厅三楼的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在网上完成预约后,我和买家约好办理过户手续。”李波在重庆工作,特意赶在回银川过年时办理过户,次日她将返回重庆。

  “为了确保群众顺利办理业务,我们今天全员上班,并且提前开放了预约叫号服务。今天上午,群众办事等待时间约为10分钟。”银川市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受理与调查科科长孙元哲说。(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裴艳)

惠农区就创局保障用工需求

  2月18日,石嘴山市惠农区就业创业服务局各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按时到岗到位,服务窗口全部开放。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全体干部职工收心归位、思想就位、状态回位、工作到位,形成紧张快干、马不停蹄、提速争先的干事创业氛围,为圆满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奠定良好基础。”惠农区就业创业服务局局长向轩说。节后上班第一天,惠农区就业创业服务局组织全体干部召开节后收心工作会,安排部署近期工作。高质量谋划筹备“春风行动”“直播带岗”等活动,打造群众家门口就业服务“零工驿站”,帮扶辖区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务工人员等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就业创业,保障各行业企业用工需求。

  向轩介绍,从农历正月初十开始,惠农区就业创业服务局将面向就业困难人员、残疾失业人员,开出“就业大篷车”,连续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对接活动,组织辖区用人单位参与,将岗位信息送到群众身边。(记者 马照刚)

银川机场迎来进出港高峰

  2月18日11时许,银川河东国际机场迎来当天进出港高峰。据西部机场集团宁夏机场公司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宁夏三地机场共保障航班起降1565架次,旅客吞吐量达到20.6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55.9%和78.2%。其中,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保障航班起降1489架次,旅客吞吐量为20万人次。

  据宁夏机场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8天春节假期,不少旅客趋于选择“节前返乡、节中出游”,令民航出行高峰也随之延长。“像春节假期前一周,返乡的进港旅客要比出港旅客多11%。在大年初一至大年初四,出港旅客则比进港旅客多9.2%。”该负责人说,自2月16日起连续3天出现假期返岗小高峰,银川河东国际机场的日均航班量达到200架次,日均旅客2.77万人次。其中,高峰日为春节假期最后一天,该机场航班量为209架次,旅客量2.89万人次,客源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乌鲁木齐、成都、杭州等城市。

  虽然2024年春节长假已结束,但仍有不少旅客选择错峰返程或出行。正在过安检的李舒芳便是当天出行的旅客之一,和家人假期相聚后,她计划带亲人去南宁,见识广西的秀美山川。记者注意到,在航站楼值机、行李托运及安检等区域,有不少“红马甲”。原来,针对春节期间旅客出行需求和客流变化,宁夏机场公司先后推出多项个性化服务,并抽调人员组建“红马甲”志愿服务团队,重点为老年旅客、无陪儿童、轮椅旅客等提供全流程“一站式”引导服务。(记者 张唯 赵磊)

就业服务细致周到效率高

  “我考取了一级建造师证,看到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宣传后,前来申请办理补贴业务。”2月18日,银川市民胡强说,“学习技能还能领取补贴,这样的就业惠民政策好!”

  当日上午9时,银川市就业创业服务大厅前来办事、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记者在办理业务的10个综合受理、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窗口看到,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

  银川市民白春芳一大早到银川市就业创业服务大厅窗口办理退休手续。窗口工作人员帮白春芳查阅个人档案,解决个人提交材料中的小问题,最终顺利办理了退休手续。“工作人员都是微笑服务,赞!”白春芳说。

  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是各项业务办理高峰期,银川市就业与创业服务中心提前谋划,安排部署了节后上班业务办理窗口的各项工作。(记者 马照刚)

希望头茬辣椒卖个好价钱

  2月18日,彭阳县新集乡党委书记马文龙早早来到单位,开完全乡村干部例会后,便赶到村民家走访调研冷凉蔬菜产业。

  “老赵,新年好,我们来看看你家蔬菜大棚种植情况。”马文龙和姚河村“两委”班子成员来到种植大户赵保军家,了解春节期间农业生产情况。赵保军是新集乡种植辣椒比较早的村民,随着姚河村海子塬设施农业园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赵保军从最开始的一栋棚发展到了十几栋棚,通过种植辣椒实现致富。

  “前年冬天一场雪,大棚里辣椒受冻,减产严重。现在乡上给建的新棚保温性能高,再也不用担心辣椒受冻了。像今天急剧降温,搁在以前怕是要减少三分之一的产量。”赵保军边介绍边带着众人走进大棚,“辣椒再过十多天就要上市了,希望头茬辣椒卖个好价钱。”

  去年,彭阳县在新集乡姚河村、沟口村、白草洼村、上马洼村及红河镇宽坪村和什字村,投资4858万元实施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项目。“项目实施后,拆除海子塬144栋旧棚,在原基础上新建74栋土墙体钢架结构日光温棚,并对部分大棚维修改造,助推冷凉蔬菜产业提档升级。”马文龙说,新建大棚已全部交付村民使用。(见习记者 李昊斌)

人勤春来早 温棚绿意浓

  2月18日,中卫市沙坡头区东园镇赵桥村的干部一起把村委会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大家抓紧讨论一下今年为民办实事的落实计划。”打扫完卫生,村党支部书记姜守和立即召集村干部开会。经过讨论,年前确定为民办的10件实事办理时间和责任人一一敲定。

  随后,村“两委”班子成员来到蔬菜大棚查看蔬菜长势。该村有278栋大棚,种植小番茄、草莓、茄子、辣椒等多种蔬果。“年前开始采摘,一棚纯利润2万多元。”60多岁的张成汉种植3棚小番茄。

  赵桥村经营蔬菜大棚多年,目前涉及100余户村民,年均纯收入550万元以上,带动700余名周边群众务工增收。

  走进柔远镇范庙村,400余栋日光温室整整齐齐。“我管理着5棚葡萄,责任比较大。”村民张发智每天第一个来到温棚,打开卷帘让葡萄秧享受光照,并进行施肥、滴水,太阳落山再把卷帘放下来保温。“过去劳动全凭苦力,如今干活只需按几个开关,每月还能挣2400元钱。”65岁的张发智说。

  范庙村党支部书记赵军介绍,该村共有设施蔬菜大棚1160亩464栋,由村集体、农业公司和农户等经营葡萄、西瓜、辣椒等瓜菜种植。今年最早上市的首批5棚葡萄,预计为村集体带来收入15万余元。

  “及时‘蘸花’可以提高坐瓜率,还能防止瓜果开裂,减少畸形瓜。”在柔远镇镇靖村香瓜温棚内,种植户雍军带着工人为香瓜“蘸花”。春节前,来自银川、固原、吴忠和兰州等地的客商都已向村里交了订金,坐等瓜熟。雍军预计,农历正月十五就能上市销售。范庙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动32户群众种植香瓜120棚,预计为该村带来180万元收入。(记者 王文革)

计划被打乱 信心安如山

  2月18日,石嘴山市惠农区燕子墩乡海燕村驻村第一书记陈鹏和同事早早就来到单位。来不及打扫单位过道上的沙子,他们就赶紧入户查看沙尘暴天气给农户造成的影响。

  村民杨莲家的屋顶受损比较严重,因风太大还没来得及修理。“他家正好在路边,要赶紧把受损区域围住,避免伤到过往行人。”陈鹏跟同事协商处理方式。

  不远处的蔬菜大棚,棚上的棉被被吹落在地,塑料薄膜被吹破。棚内的韭菜禁不住寒风的侵袭,开始发蔫。“眼下最重要的是先用塑料布把棚包起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陈鹏说。

  沙尘暴打乱了陈鹏的新年工作计划。原本他准备和同事去走访慰问几户困难家庭,年前还有一起家庭矛盾纠纷需要处理。陈鹏原在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任职,去年7月来到海燕村。驻村的这大半年时间,陈鹏吃住在单位,不仅要定期入户排查,了解村民就业、教育及生产生活各方面的情况,还要紧盯产业发展,协助村“两委”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海燕村是个移民村,村民主要靠外出务工挣钱。2023年9月,村上和企业合作,投资建设了一座千亩设施产业园,已安排村里30余名人员在此务工。”陈鹏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海燕村土壤富硒的天然优势,让现有产业呈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天色将晚,棚外寒风凛冽。看着混合着肥料的水经滴灌设施渗入辣椒苗的根部,陈鹏满怀信心。(见习记者 张敏)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