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视点
至冬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
2019-12-16 13:16:22   
2019-12-16 13:16:22    来源:银川晚报

冬至。

  时间过得好快,本周周日,12月22日,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冬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是一个中国人传统和生活的重要节点,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

  冬至之“至”,极致之意

  冬至在中国古人的二十四节气中,一直排在首位,是一年中仅次于春节的节点,被称为“亚岁”。而要理解其之所以这么特殊,得先从冬至的含义谈起。

  冬至中的“至”,是极致之意,是指冬季在这一天达到了一种极致。哪种极致?测定时间,以安排生产、生活,这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和本能。先民观测时间很朴素,看每天都能看到的自己的影子。夏天时,人们看到自己影子的长度越来越短;冬天时,影子越来越长。冬至,就是影子最长的时候,而夏至则是最短的时候。

  这当然是取决于太阳射向地球时的斜角角度。冬至之时,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直射南回归线(又称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影子也便最长。这一天,也是北半球白天时间最短、黑夜最漫长的一天。

  正是因为有这种“极致”的表现,在中国先民的心目中,这一天被视为“至日”。而这一日的前一天,在中国殷周时期被视为岁末之日,冬至这一天则为岁首,相当于今天的春节。这种时间观,一直到汉武帝太初时,改行夏历,将岁末推后至12月,岁末的祭祀才与冬至分开。

  由寒至暖,步步推进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在中国人的节气观念里,冬至还是阴阳转换的一个关键节点,代表寒冷的结束,温暖将逐渐来临。

  科学上分析,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散失的热量比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冬至后太阳虽然北移,但地面温度仍在降低,人们也自这一日之后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一直从头九数到九九,由寒至暖,步步推进。

  这方面老银川也有谚语,朴实而生动:一九二九,闭门袖手;三九四九,冻烂夜壶;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精尻子娃娃拍手;九九又一九,犁铧遍地走。

  农谚之外,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日在中国各地都有缤纷的民俗与习惯。这其中,最显著的一个共同点相信你也知道——吃饺子。具体到宁夏,每逢农历十一月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粉汤饺子,名曰“吃头脑”,“冬至一阳生,三九补一冬”,进补之外,也取做事有头脑之意。(记者 李振文)

【编辑】:李瑶
【责任编辑】:李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