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视点
小寒已至 年味渐浓
2020-01-06 15:48:15   
2020-01-06 15:48:15    来源:银川晚报

  今日小寒。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那么小寒时节的气候如何变化,人们在这期间都做些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小寒三候

  战国时期的《逸周书·时训解》记载:“小寒之日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雊”,这就是小寒节气的三候了。

  人们通过动物的行迹,感受到小寒时节的阳气其实是在逐渐增长。大雁已经感知到阳气即将回升,是为先导,开始从南方往北方故乡飞来。小寒后第二个五日“鹊始巢”,喜鹊噪枝,已经开始筑巢,准备繁殖后代了。再五日“雉雊”,这里的“雉”是野鸡、阳鸟,“雊”是它们求偶发出的鸣叫声。早醒的雉鸡感受到阳气的滋长,开始求偶,也意味着早春已经临近。

  寒冷时节

  关于小寒节气,民间通过观察总结了很多谚语、歌谣等。据宁夏社科院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民俗专家张万静介绍,在过去银川郊区农村流传这样一则谚语:“小寒大寒,冻死老汉。” 这是因为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而大寒则表示天气寒冷到了极点。大寒前后正值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此外,还有宁夏节令歌谣中“小寒若逢三九天,提防来年水漂船”“小寒来在二九六,来年吃粮不发愁”,有七言诗提到“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等,这些都是先民通过大量实践和观察,总结了小寒的天气对应关系。

  准备过年

  “小寒是节气,和节日不同,它代表了气候的变化,民俗特点不是很明显。”张万静说,小寒时节天气特别冷,在宁夏川区,人们为了御寒,饮食上偏爱暖性食物,有吃羊肉汤的食俗。此外,过去农村都要给家畜圈舍垫上新土、麦柴、稻草等防寒。

  在生活方面,宁夏有一句民谚:“小寒大寒准备过年。”进入小寒后,年味渐浓,各家就开始写春联、剪窗花、扫屋子,赶集买炮仗、香火、彩灯等年货,等着农历新年的到来。(记者 李尚)

【编辑】:李瑶
【责任编辑】:邵志权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