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春分,春季第四个节气。“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五代宋初文学家徐铉的这首《春分日》,形象地描绘了这个节气。此时北方已经渐绿,阳光明媚,天气和暖,随着复工复产,走出家门感受到的春意,更令人身心舒畅了。
将春季平分两半
春分一般在每年公历3月20日左右,这一天,太阳会回到黄经0°,开始新的轮回。这时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几乎都是等长的。而在这之后,太阳光直射点继续向北半球移动,北方大地的白天渐长,黑夜变短。地球相对太阳的运行规律,体现在节气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自春分开始,昼长夜短越来越明显,夏至后这种差距则开始缩短,到了秋分黑夜又开始比白昼长。《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的“分”字,不仅平分昼夜,也将90天左右的春季平分两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此时正值仲春,风和日丽,不冷不热,是个非常舒服的季节。
不过,若严格按照现代气象学的定义来讲,有的地方春季还没到来。通常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且小于22℃,这5天当中的第一天就是春季的开始。根据宁夏气象部门的统计,银川市大部分年份在3月下旬到4月中上旬入春,近20年中,2009年是3月15日入春,这已经算是很早了。2010年则比较晚,4月15日才入春,而今年还要等等看。
春分三候
春分的物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其中的元鸟指的是燕子,燕子春分而来,秋分而去。花间派词人韦庄有首诗中提到“燕来还识旧巢泥”,燕子这种鸟认得自己家,飞回来后把旧巢重新修修补补就住下了。二候的五日里,“雷乃发生”,阴阳相薄为雷,雷为振,为阳气之声,也是春分后出地发声,秋分后入地无声。最后五日“始电”,春雨不再潇潇,还伴随着电闪雷鸣,这时真的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不过“雷乃发生”“始电”的景象,在西北还是很少见,毕竟这里“春雨贵如油”,人们在这个节气,对降雨还是有需求的。宁夏历史研究院院长张万静说,在银川郊区流传着“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雨,庄户喜”等民谚,固原地区《二十四节气丰稔歌》提到“春分相逢二月头,沿村瘟疫万人愁;二月初十路不干,定是丰收大有年。”都说明这一时节降雨的作用。
春分农忙起
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古代对春分就非常重视,据张万静介绍,古时候春分又称为“日中”,是古代帝王祭日的日子。自古中国就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礼制,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祭日典礼。清代,每年春分之日,皇帝或亲自,或派大臣,到京城东郊朝日坛进行祭日典礼,以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民间有谚语“春分麦起身,农事要紧跟”“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张万静解释,到了春分时节,冬小麦进入拔节生长阶段,也是小麦生长最需要肥水的时候。小麦春季拔节以后,幼穗加快生长。此时幼穗和新叶鲜嫩的耐寒抗冻能力弱,一旦遇到倒春寒或雪霜天气,就会造成严重冻害,导致不同程度的减产。因此,春分也是农忙的时候。(记者 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