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快递
《灵与肉》收视率夺冠
逗乐观众的宁夏小曲故事多
2018-07-02 07:41:38   
2018-07-02 07:41:38    来源:新消息报

res01_attpic_brief (2).jpg

尚铁龙和徐晨在后期录音现场合作。(图片由徐晨提供)

  “风趣幽默的宁夏小曲,把我们观众给逗乐了,宁夏小曲让观众感受到了宁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段时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小曲”自治区级传承人徐明智的手机被打爆,在全国各地工作、生活的宁夏人感慨颇多。中央电视台收视率调查结果显示,电视剧《灵与肉》自6月17日播出到6月30日晚收官,创下2018年以来全国电视剧收视率第一的骄人成绩。该剧广受好评,尤其是剧中12段俏皮风趣、具有传统特色的宁夏小曲,更让观众直呼过瘾。也许您不知道,徐明智和其子徐晨参与了《灵与肉》中郭谝子所有唱段的词曲创作和演唱指导。

  “郭谝子”随身带药排练宁夏小曲

  6月29日10时,宁夏小曲传习所楼道里传来阵阵三弦乐声,循着声音,记者找到了正在录制节目的徐明智。64岁的徐明智精神饱满,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宁夏小曲能在《灵与肉》中亮相,是电视剧总制片人杨洪涛慧眼识珠。以前我们经常合作,相互了解。此次在创排前,杨洪涛就和导演商定:剧中郭谝子是宁夏代表人物,应该唱宁夏小曲。剧中设计了12段,其中两段为花儿。” 

  徐明智说,2015年5月底,在创作剧本时,剧组就留下演唱空间,是导演楼健、饰演郭谝子的演员尚铁龙和他一起商定的。“当时不了解尚铁龙,没想到在合作中,才发现他是大行家,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我们只是把它放在宁夏这片土地上创作,而尚铁龙则是站在全国高度来处理,把关唱词、音乐等。有时一段词需要四五稿,一直到他满意为止。” 

  6月28日晚,尚铁龙在电话中赞许徐明智:“徐老师,你是宁夏小曲代表人物,能谦虚听进去我的意见,真不错。”徐明智回答:“我们的共同目标就是把宁夏小曲唱好。” 

  尚铁龙不愧是一位老艺术家,以前从未接触过宁夏小曲,但在排练时学得特别快。“剧组的邀请就是信任,我是山东人,信任两个字在我心里沉甸甸的,只要我不倒下,一定尽全力塑造好这个角色。”尚铁龙在《灵与肉》中成功塑造了郭谝子这个人物,他说:“每天七八场,总共二百七八十场,我在现场的血压,平均高压180左右,低压110左右,现在再给我,我可能都不敢接了,拍这个戏的时候差点要了老命!” 

  拍这部剧时尚铁龙62岁,药随身带着。当时他白天拍戏,晚上学习、探讨唱词,常常主动到银川艺术剧院找徐明智,最晚时排练到次日凌晨两点半。

  宁夏小曲这样在剧中展现

  “一对新人配成婚,配成婚。说新婚,闹新婚,新郎官,许灵均,鸟成对,喜成双,心疼的秀芝做新娘,马配鞍子针配线,针配线。两人结对婆姨汉,婆姨汉,同干活,同吃饭,结成一对好伙伴。新婚之夜悠着干,别把那个炕面子给压烂。”《郭谝子唱结婚》是电视剧《灵与肉》中的一场大戏,也是徐明智和儿子徐晨第一次到现场进行演唱指导。由于拍摄时间紧张,双方一见面就立马投入到教唱和学唱环节,尚铁龙听了徐晨的演唱,说:“一唱众合很好,但是唱腔里应该有快节奏的东西,哒哒哒哒连说带唱那样的感觉。”这句话说得很专业、很有道理,徐明智当场改动了唱腔结构,尚铁龙背了词,拿起弦就开始拍摄。现场是由徐晨弹弦演唱,先让大家了解,然后开始拍摄这段唱腔,每位演员都参与进来,宁夏电影制片厂厂长杨洪涛也亲临现场参与演唱,大家合唱得特别有气势,气氛也非常喜庆。 

  “宁夏小曲是宁夏坐唱的前身,也是目前依然活跃在舞台上的地方说唱艺术。”徐明智认为,宁夏小曲的群众基础在宁夏、在西北,但在央视播出受众群体却是面向全国,尚铁龙站在全国角度上,全程参与到宁夏小曲创作中,让宁夏小曲这门古老的艺术精彩亮相,对讲好宁夏故事、展示宁夏形象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尚铁龙是国家影视一级编导,曾编排过央视舞蹈节目《狗娃闹春》并获得金奖,在《乔家大院》《手机》《闯关东》等经典剧目中给观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灵与肉》的导演楼健非常信任尚铁龙,希望他可以赋予宁夏小曲不一样的内涵。”徐晨说,“电视剧中的每个唱段都要写出四五个版本,最终挑出一个合适的再进行修改。” 

  每次唱词定下来,徐明智、尚铁龙、徐晨都要坐在一起设计曲牌、唱腔,尚铁龙还为唱段创作融入很多新思路,用三弦模仿马蹄声。在拍摄现场,由徐晨先把口型对上、画面录制出来,然后再由徐明智穿上演员的服装录制手型,徐明智称这叫“露一手”。最终,在北京一家录音棚完成后期录制,一次性录制完剧中的所有唱段,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才完美呈现出电视剧中的宁夏小曲。 

  徐明智说:“马场里的人接纳了许灵均,没有排斥他,都在用情感温暖他,用实际行动帮助他,这正是宁夏小曲折射出来的‘宁夏有天下人’的包容精神,许灵均也从‘谝子叔’的演唱中汲取民间艺术营养,每一次‘谝子叔’演唱宁夏小曲的时候,许灵均都听得津津有味,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几个人围坐在马场里听小曲,是那一代知识分子最乐呵的事情,赋予了他们用知识的力量改变命运,获取成功、创造奇迹的不竭动力。”

  宁夏小曲的传承创新

  宁夏小曲虽然古老,但里面包含了很多流行元素,这是徐明智对宁夏小曲的创新。徐明智介绍,宁夏小曲又叫宁夏说书,民间传唱,历史悠久,从大唐盛世起就有了宁夏小曲,老艺人口口相传。在民间,老百姓随便就能唱一段,它是土生土长在宁夏这片土地上的说唱艺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家开始收集整理民间艺术,从少许80多岁的老艺人中断断续续记录。“记得当时,我的老师背着录音机,骑着自行车到民间去采集。到最后,宁夏已经没有人唱了,青海一位80多岁的老艺人唱的《宁夏大城遭大难》是1738年腊月平罗大地震的事。宁夏小曲大多是严肃的历史题材,在词句上从正月唱到腊月,在音乐上反复滚动,把发生的事、心里想的事唱到宁夏小曲中去。” 

  1974年,徐明智跟着原宁夏秦腔剧团的张淑珍老师学弹三弦,同时开始挖掘、整理、创新宁夏小曲。从此,宁夏小曲表演开始规范化,创始曲种“宁夏坐唱”。宁夏坐唱延续了宁夏小曲的生命,这是对传统文化一次成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徐明智创作并主演的宁夏坐唱作品曾获“文华奖”“牡丹奖”“群星奖”等国家级大奖。可惜的是,如今,徐明智的三位搭档都已离世。 

  徐明智感叹,宁夏小曲能走进《灵与肉》,可以说是“鞋底的帽沿子——高升了”,这对宁夏小曲今后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记者 陈秀梅)

【编辑】:杨丽
【责任编辑】:贺璐璐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