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宁夏博物馆在该馆一楼举办的馆藏宋元明清瓷器展(目前仍在展出),为文化过大年的人们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大至尺余见方的坛罐、小至不盈一握的印盒、粉盒,件件展品均散发出清雅迷人的古韵,令人留连。
“大清乾隆年制”款青花五彩田园鸡趣图盘
此盘盘底图案颇显田园生活的祥和、丰足,不由得让人想起唐朝诗人王驾在《社日》中的诗句:“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鸡”是“吉”的谐音,而且古人认为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鸡在瓷器上作为纹饰由来已久,其中最为知名的当属“鸡缸杯”了。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为明朝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相传为成化皇帝欣赏宋人画《子母鸡图》时心有所感而下令烧制的。
“大清光绪年制”茶叶末釉天球瓶
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都好理解,“茶叶末釉”又是什么呢?原来,这种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茶叶末釉始烧于唐代,而清代景德镇仿烧则十分成功,一跃成为名贵的色釉品种。这件柠檬黄的茶叶末釉天球瓶看起来是不是格外古朴清丽、耐人寻味呢?
宋磁州窑白地黑彩“花”字盘
磁州窑系是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北方的白瓷民窑,宋代磁州窑仍保持了唐代的传统,以白瓷为主,白地黑花,是磁州窑最具特色的装饰形式之一。这件“花”字盘,以白色为地,用黑彩直接在白色盘底中绘饰“花”字纹样,黑白对比强烈,用笔自由奔放,毫无雕琢之痕的率意之作,表达出民间匠师们清新、质朴、大方的审美追求。
“大清道光年制”款青花粉彩印盒
这只青花粉彩印盒莹润精巧。粉彩瓷是清宫廷在珐琅彩之外又创烧的一种彩瓷。在众多的清宫廷粉彩瓷中,慈禧粉彩简单率直,浓笔艳抹,富贵豪华。
清仿明永乐青花“前赤壁赋”题词纹碗
这只青花碗外壁上的文字,是苏轼《前赤壁赋》篇首的内容:“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图案表现的似也是苏轼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情景。文图内容虽多,却不觉繁复冗杂,倒觉古朴清雅,十分耐看。
宋建窑褐釉兔毫盏
“兔毫盏”,顾名思义,就是盏中的釉层中闪现出均匀细密的筋脉,犹如兔毛。其成因是建窑黑釉含铁量高达9%以上,在高温烧造中,釉下气泡将铁质带到表面,然后流成条条针状,形成以黄、白、褐、蓝为主的窑变色。宋代福建建窑烧制的毫盏最为著名。
清绿釉瓶(中)、茄皮紫釉长颈瓶(左)、窑变釉梅瓶(右)
一件绝美瓷器的问世,少不了釉彩的功劳。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但在唐代以前,单色釉的烧制工艺一般。宋代,单色釉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尤盛于康雍乾三朝。相对于彩瓷的繁复缤纷,单色釉纯净到极致,浑然天成,素雅淡净。
了解中国陶瓷烧造的历史,领略不同历史时期陶瓷传达的美感,感受时光在一件器物上的流转,不妨从身边一次近距离的观展开始吧。(记者 闻海霞 文/图)
“大清道光年制”款青花缠枝莲纹赏瓶
清粉彩西洋人物纹盘
宋龙泉窑青釉鸟食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