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银川,接连几天的“炙烤模式”热得让人生无可恋,没走几步路就想找个凉快的地方待着,要是能再配上一杯香醇的咖啡,随意翻弄几本闲书过上半天时光,该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
其实,这根本算不上是什么奢望,因为在“慢时光书吧”,你的愿望都能实现。
这里是学习的“圣地”
慢时光书吧位于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街宁夏图书馆二楼,地理位置的优势让它每天都迎来送往着络绎不绝的读者。和其他书吧相比,这里的装修简洁却又不失温馨——四五米的层高让阅读和学习没有丝毫的压抑感,黑与白的主色调更能让人安心读书,休息区的布艺沙发选择了绿色,再搭配上点缀在书籍四周的绿色植物,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慢时光书吧的经理解兴富,在这一行里已摸爬滚打了近30年,曾经营过“周末文汇”和“简册”两家书店。和许多实体书店的境遇相同,多年前,他也遇到了网上书店和电子书籍的冲击,为此解兴富开始寻求转型。在考察并借鉴了多家外地书店的成功经验后,2014年11月11日,他的“慢时光书吧”终于和读者见面。
与当时其他的书店、图书馆不同,解兴富将“咖啡”带进了“慢时光”,随即便吸引了一大批读者驻足。捧上一杯现磨咖啡,窝坐在舒适的沙发里,桌面上的台灯投下柔和的光……常有人在这儿一待就是一天。舒适安心的环境也让“慢时光”成为考试一族首选的学习“圣地”,虽然一墙之隔就是图书馆的自习区,但这里却仿佛天然地屏蔽了外界的嘈杂,有的只是翻书时发出的唰唰声。“有些考生会把厚重的复习资料寄存在慢时光,也有的干脆就留在了这里。”代为保管的资料越来越多,这让解兴富既为读者如此信任书吧感到高兴,同时又为该如何处理这些无主的资料而感到为难。
成为书吧的会员更“幸福”
除了用咖啡留住读者,慢时光书吧的另一个特色是在银川率先发展了会员制的经营模式——在这里,读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办理个人卡、家庭卡、亲情卡等,每年缴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不限次数地在书吧内使用固定座位进行阅读和学习;购书时,也享受一定折扣的会员价格。“有了这种服务,读者更愿意来书吧读书。”解兴富觉得会员制是一条更适合当前情况下书吧生存的道路。
别看慢时光书吧的营业面积仅有560平方米,可这里的藏书多达4万多册,随便转转都能带给你惊喜,比如一些普通书店难得一见的进口版权儿童绘本、读物,不再刊发的全套读库……这儿哪里是“慢时光”,嗖地一下,半天的时间就飞逝不见了。“书籍选择的标准之一是看版本,同样的一本书,我们只选值得信赖的出版社推荐给大家”,解兴富说,让每一位来慢时光书吧的人都能拥有最佳的读书体验,是他对读者的一个承诺。
这几年的悉心经营,慢时光书吧逐渐聚集了一大批忠实的会员,甚至还有人已经连续4年办理了会员卡。“宁大人文学院一位老师常来我的书店购书,后来他又推荐他的学生成为我们的会员,学生又推荐了自己的学生,如今,我们都成为了好朋友。真想不到,一间书吧竟还有了传承的功能。”这样的情形,无疑是解兴富最希望看到的。“有个孩子,高中时就来我的书店里做功课、看课外书,后来去国外留学,每次回国都一定要来这儿看看,他说他的愿望就是解叔叔的书店能一直开下去。”解兴富觉得,有这样的读者支持着,慢时光一定会越走越远。
期待成为更加人性化的书吧
来慢时光书吧,不仅可以读书、学习,还有可能和你喜爱的作者近距离接触,和他们面对面聊聊阅读的那些事儿。开业至今,慢时光书吧陆续举办了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新书《我遇到你》、作家陈继明《和尚》、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马金莲《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拇指作家马慧娟《溪风细雨》、台湾艺术家彭怡平《女人的房间》等多场新书签售会和读书沙龙活动。
2017年—2019年连续三年,慢时光书吧都会在世界读书日发起“丢书”活动,累计向银川市民赠送经典图书接近2000册,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也完成了解兴富让书“活”起来的初衷。
“我期待将来有一天,能开一间更大的书店,服务更加人性化,比如单独开辟出一块健身区,让读者在学习之余也能放松一下身体,或者,再增加一些休息区,让来不及回家的读者有个午休的地方。”解兴富希望这些愿望在不远的将来都能实现。(记者 李晓睿)
书吧内安静舒适的阅读区。武晓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