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快递
蒸苜蓿:谷雨时节的唇齿留香
2020-05-07 08:02:36   
2020-05-07 08:02:36    来源:宁夏日报

  这里,曾被誉为“宁夏工业的摇篮”,丰厚的工业遗产,是激情岁月的积淀。然而,美食文化是这里最为重要的城市记忆。

  一场春雨过后,田间地头铺满了郁郁葱葱的苜蓿。相比于收获,谷雨更是一个孕育的节气,在张存昇眼里,很多日后的美味,都从这里开始生长。

  苜蓿,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幸运草。尽管采摘季只有一个月,但对于深谙厨房秘籍的张存昇来说,进入他的食谱已有30年。头茬苜蓿个儿太小,只能用大拇指与无名指合作,将细小的苜蓿嫩芽掐出来,只有这样,生长周期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张存昇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大地的规矩。

  结束了矿山井下作业,制作一道蒸苜蓿,再来上一段山东快板,慰藉年迈的双亲,张存昇觉得唯有如此,才可以消除一天的困乏。蒸,是菜肴烹饪的基本方式之一,更容易保持食材的完整形状,在宁夏人的食谱里,蒸菜往往是主角。苜蓿清水淘洗,加入适量玉米面和白面,粗粮与细粮一比一搭配,以保证口感劲道。上锅蒸20分钟,高温使热量均匀弥散于容器中,出锅后苜蓿的鲜香与蒜蓉碰撞,产生别具一格的味蕾享受。作为一道成功的美味,家人团聚是重要的,但手指尖传达出对美味的满足感必不可少。唇齿留香的乡土野菜,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60多年的相濡以沫留下最温情的一幕。

  100多公里外,城市的餐厅里,时令菜往往最受欢迎。凉拌苜蓿看似简单,却极为考验厨师的手艺,苜蓿焯水最多90秒,这是保持风味的最佳时间节点。过凉水控干,加入少许盐和油保持颜色翠绿,放入葱姜蒜,热油泼熟,足以见证厨师的匠心独具。

  一方水土,一方食味。宁夏人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味道的极致,以食物为媒介,以食用为技法, 理解并欣赏另一种文化的美感。(王 刚)

【编辑】:闫文丽
【责任编辑】:闫文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