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摆渡人》
女孩迪伦的世界一片狼藉: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伦感到无比痛苦。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自己是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
此时,迪伦看到不远处的山坡上一个男孩的身影。男孩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但是,迪伦很快意识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命运,从他们相遇的那刻开始,发生了无法预料的转变……
作者简介:克莱儿·麦克福尔,是英国文坛备受瞩目的实力作家。她的作品往往在出其不意的情节架构中饱含感人至深的真情,贯穿着人生思索和人性独白。《摆渡人》是她知名的作品,一举摘得五项世界文学大奖,是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
No.2:《梵高手稿》
梵高一生中写过很多信,大多数都是寄给弟弟提奥的,也有不少是写给家人和其他艺术家的,如保罗·高更与埃米尔·伯纳德。梵高一生中画了很多画,而基本上每一幅都被他在信中用如诗般优美的语言细细描述过。
在这本全新翻译的梵高书信集中,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安娜·苏,从近千封书信中精心挑选了150多封,撷取了梵高描写作品创作、构思过程的片段,以及他对艺术、艺术家、文学、宗教、景观等众多话题的独特见解,配以信中提到的画作以及书信原稿作为参照,向所有热爱梵高的人展示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梵高。
作者简介:H.安娜·苏,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拥有艺术和考古学的硕士学位。她曾参与过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大学艺术学院、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和哈佛大学等许多艺术项目,目前生活在纽约,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工作。
No.3:《无言的宇宙》
《无言的宇宙:隐藏在24个数学公式背后的故事》讲述的是人类历史上24个美丽而伟大的公式背后的故事,从基本的1+1=2到揭示电磁现象的“麦克斯韦方程”,从著名的E=mc到神秘的“汉密尔顿的四元数方程”,清晰地解释了每一个方程的含义、谁(如何)发现了它,他们在人类发展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这些故事既长知识又有趣,比如:发现世界上简单的方程,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世间未曾有过“0”这个概念,将会怎样;牛顿运动定律如是何使人类做到这一切的——从建设桥梁到预测天气;一根劣质雪茄如何改变了量子力学的进程?
同时,该书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些方程在诉说着关于宇宙的永恒的秘密,没有任何一种人类的表达方式可以与之匹敌。重要的是它们如何令人惊讶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和我们的日常生活。
作者简介:达纳·麦肯齐,科普作家。著作有:《数学科学在发生着什么》《大撞击,或月球是怎么来的》。2012年麦肯齐获“美国数学政策联合会年度传播大奖”。
No.4:《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写作的自传散文。因其以真言述真情,从不刻意造作,得以浑然天成,独树一帜,达“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境界,深为后世文人所推崇,流传至今,已成经典。
《浮生六记》篇幅不过四万字,却无法用“有趣”“精致”“伤感”将其简单概括。俞平伯一生钟爱《浮生六记》,赞其“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林语堂则视它为知己:“读沈复的书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
作者简介: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18岁娶舅女陈芸为妻。婚后夫妻俩举案齐眉、相爱甚笃,然命途多舛,常常事与愿违,幸而二人不落世俗,善苦中作乐,耳鬓厮磨23年,至芸积病身故,仍情深如旧。后,沈复离家漫游,著《浮生六记》六卷。
No.5:《偷影子的人》
一个老是受同学欺负的瘦弱小男孩,因为拥有一种特殊能力而强大:他能“偷别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见他人心事,听见人们心中不愿意说出口的秘密。他开始成为需要帮助者的心灵伙伴,为每个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
某年灿烂的夏天,他在海边邂逅了一位又聋又哑的女孩。他该如何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她?他将如何信守与她共许的承诺?
作者简介:马克·李维,法国作家,作品热销全球45国,连续12年蝉联“法国畅销作家”。主要作品有《偷影子的人》《如果一切重来》《伊斯坦布尔的假期》《假如这是真的》《你在哪里》《七日成永恒》等。(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