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快递
周跃进的秦腔情怀
2023-03-07 14:47:15   
2023-03-07 14:47:15    来源:固原日报

周跃进(右)扮演剧中人物

  秦腔,是中华大地上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发源、形成于陕甘一带,生长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广大地区,是“秦时、秦地、秦文化”的结晶。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秦腔唱腔音色高亢激昂,传统唱腔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点,但也有婉转悠扬的闺阁唱法。秦腔是中国黄河流域粗犷耿直性格内涵的文化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歌赋、音乐美术、舞蹈杂技、现代光电声的大综合艺术,受到西北乃至全国很多地方人民群众的喜爱。

  在固原城区,活跃着大大小小的秦腔自乐班,其中以古雁街道小川子社区民生秦声自乐班最为耀眼。它的创办除了创始人邱芳萍之外,还有一位来自异乡的秦腔痴迷者周跃进。

  周跃进是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周家乡人,1986年毕业于甘肃省正宁县戏曲学校后在正宁县剧团工作。有一年夏天,他来固原姐姐家探亲,晚上姐姐带他去转街,在市区西关十字遇到一个秦腔自乐班正在演唱。作为专业学校毕业的他,远远听见他们的唱腔不准,便上前详细询问情况,顺便给他们简单地指导了几处。以后几天,周跃进顺其自然成了自乐班的常客,几天手把手地指导,便和自乐班的戏友成了朋友,并在回正宁时给固原的戏友们留下了联系方式。

帮学员装扮

  看到固原的秦腔爱好者如此痴迷秦腔,但苦于没有专业人员指导,周跃进动了来固原的心思。2000年,说服家人后他辞去正宁县剧团工作来到固原城,一边做生意一边和戏友们琢磨研究唱腔演技。后来,在戏迷和秦腔爱好者的积极支持下,与退休干部岳志诚合作成立了中山北街秦腔剧团,因剧团在市区演出量大受到了文化部门的重视,挂牌成立了原州区秦剧团。

  为了把秦腔这个老百姓喜爱的传统剧种传承下去,经朋友介绍,周跃进结识了当地秦腔界的张治中、张志杰、牛养民、张巨民等老前辈,他们一起在固原市区演出多年,周跃进被选为固原市戏剧协会理事、原州区戏剧协会副主席。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56岁的周跃进从艺近四十年,每年参加各种演出活动百场以上,多年来培训辅导秦腔爱好者五百人左右。在周跃进的指导下,南关社区剧团、固原市正祥剧团先后成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高度重视,周跃进开始注重培训农村秦腔爱好者。对他们的唱腔、舞台动作和文武乐队进行全面培训指导,带领他们排练演出本戏、折子戏等。多年来,周跃进培养出的演员长期活跃在区内外戏剧舞台上,并多次荣获陕西秦之声奖,固原市、原州区秦腔比赛奖项。

  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闲暇时间多了,喜爱秦腔的人也多了,但他们大多已五六十岁,学起来费事,教起来也费事。为了让每一个演员能穿着彩妆上场演出,周跃进从台词、唱腔、动作、道具使用逐一反复教导,在乐队、画妆、着装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每一个细节都按照专业剧团的要求去做。

  由于固原秦腔自乐班众多,服装、乐器都是自己购买,排练场地都是自己租用,成为传承秦腔艺术的瓶颈。周跃进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一个比较宽敞的培训场所,为传承秦腔艺术培养出更多艺术人才。(祁学斌 文/图)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贺璐璐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