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专栏
摇滚明星饮食秘密
2017-04-24 09:15:53   
2017-04-24 09:15:53    来源:新消息报

  这年头,就算是一普通人,能在街上气定神闲地吃一碗面,也不容易。如若让代表自由、独立的摇滚歌手,一改歇斯底里而静心吃一碗面,似乎更是一件难事。

  事实上并非如此。2016年,有好事者捕捉到了窦唯骑电动车在北京新川面馆吃刀削面的情景,这让国人唏嘘不止。是啊,窦唯没把自己当回事,相反有些人却认真了。在摇滚明星看来,美食和音乐一样自由,与地缘不可割舍,都是DNA中的一部分。比如,豪爽的西安美食,造就了不少忧郁颓废孤独的摇滚歌手。有人作了总结,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摇滚歌手,就要在西安定居,最好选在莲湖公园方圆一公里范围内,要接受这里的文化熏陶,每日围着莲湖公园跑步,因为郑钧、许巍都是从这儿跑出来的。

  在我看来,围着莲湖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围着莲湖吃一遍那些地道的陕饭,这样才有可能成为“西安三杰”(郑钧、张楚、许巍),比如公园西门外的真爱中国馆,关中特色,老陕菜,尤其黄河鲤鱼烩饼,味道很西北。再比如马洪小炒泡馍,馍都是手撕的,孜然辣面炭火上飞,每一位食客,每一个厨子,似乎都有一个摇滚的魂,一颗骚动的心。

  反观银川这个城市的饮食气质,同样影响着本土摇滚音乐。苏阳曾在一篇文章里回忆了他早年随走穴团跑龙套的故事。“每顿饭都是漂着小磨香油花的二两半饺子。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吃小磨香油和水饺。”这段话许多人记住了,小磨香油被高级黑,连我这样的苏阳迷大老远闻见香油就想吐。曾为电影《疯狂的石头》创作音乐的民谣歌手、宁夏布衣乐队主唱吴宁越,一次在某电视台做美食节目,自称就爱宁夏那碗羊肉面。美味的感召力还被他带到了北京,创作了歌曲《羊肉面》。据说北漂期间,因这首歌广泛传唱,许多粉丝都追着吴宁越要吃羊肉面,没办法,夫妻俩只好在朝阳区一个朋友的酒吧里,临时支起了锅灶做羊肉面。

  要说来,独立艺术圈里的人蹭吃蹭喝很正常。一个垃圾乱飘的树村,却是北漂摇滚青年的理想国,所有人一日三餐白米粥和馒头轮流吃,饭点有人拜访蹭饭,唯一的招待方式就是往大米粥的锅里继续加水继续煮……条件好一点的能吃上方便面,十天半个月能吃上一次炒菜算是奢侈了,多数人一整天只垫一个包子,或半斤烙饼就着凉水下肚。就是这样的伙食,树村却喂养出了像舌头、木马这些小有名气的乐队。

  与国内摇滚青年生活的“囧”相比,欧美一些摇滚人生活状况似乎优越一些,即使落魄站在街头,也不至于天天啃馒头。事实上,在欧美,音乐融进了大部分人的生活,并一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比如全球流行乐坛摇滚巨星、披头士歌手保罗·麦卡特尼曾经迷上了印度瑜伽,迷上了素食,数以百万的美国人也随之群起仿效。披头士吉它手乔治·哈里森,在印度上师的告诫下也成为素食者。鼓手戈·斯塔尔也试过一段时间,但最终没有坚持下来,因为打死他也抵挡不住炸鱼配薯条的诱惑。再拿美国摇滚歌星邦·乔维来说吧,2011年,他在家乡新泽西州的红岸市,用一个废弃汽车修理厂改造了一家慈善餐馆。这恐怕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不设菜谱和价格的餐厅,所有的美食免费享用。

  毫无疑问,当中国摇滚歌手不知美食理想为何物时,欧美那些音乐老炮们,已经进入了舌尖上的朝圣王国。看过美国纪录片《我们都爱三明治》的人,一定知道吃货猫王和他秘密菜单的故事。猫王听说科罗拉多有一家餐厅出售一种用花生酱、香蕉、培根配制的三明治,于是不远万里,跑去品尝。不尝不要紧,一尝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干脆将配方要回家,天天DIY。

  一个乐队之所以牛掰,不仅仅是因了那些牛掰的音乐,还有牛掰乐手背后那些传奇饮食的故事,比如英国上世纪70年代华丽摇滚宗师大卫·鲍伊,喜欢吃火烤芭蕉,而且一生对土豆的爱忠贞不渝。可惜,以土豆为原料的牧羊人馅饼,将他拖向了生命垂危的边缘……

  除此之外,涅盘乐队主唱科特·柯本喜欢水和米饭——是不是中国人说的开水泡米饭?史密斯飞船乐队爱吃玉米,AC/DC爱吃芝士和饼干,美国著名吉他手Slash爱吃披萨、意大利料理和法国菜。而哥特女王苏克西·苏克丝最爱的是煮鸡蛋和面包配豆子,苏格兰BiffyClyro乐队则深爱着苏格兰传统食物哈吉斯(肉馅羊杂)……(王西平)

【编辑】:
【责任编辑】:赵粉粉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