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专栏
以书为粮
2020-04-23 09:12:30   
2020-04-23 09:12:30    来源:宁夏日报

  当年,我识得几个字,且能将一本较为简单的读物所要表达的意思弄个半懂,大概是到了小学三四年级。在那个偏远的乡村小学,教材是有限的几本,语文、数学、史地、音乐、美术,一学期也上不了几节课。碰上“称职”的老师,甚至可上可不上,学期末,课本还是崭新的,远不如一本破旧的小人书那般受欢迎,被反复翻阅。

  在我的想象里,整个世界就是视线中呈现的种种。山挨着山,沟连着沟,云彩追着云彩,田地年年换着盛装,还有乡亲,六畜,花草树木,平常得不能再平常。最引人注意的是鸟叫,尚且只有很单调的几种。当然隔一段时间会看到飞机从云层穿过,给人们留下一副惊愕的表情。对于飞机,当时的教材里也没有详细的说明,课本里关于所有陌生事物的描述,枯燥而乏味,提不起我们的兴趣。

  小人书成了教材之外的课本,隔三差五会有同学带小人书到学校,常常引起哄抢。你要是发现调皮捣蛋分子忽然变得异常安静,在勤勉地“学习”,就一定是抢到了小人书,在某个角落或者把小人书藏进掀开的书页中间忘我地阅读。我们那时候叫它“画册”,因为识字少,令我们着迷的不是底下的方块字,而是那些富有生命力的黑白线条。寥寥几笔,人物活了,背景活了,情节也似乎一目了然。画册在眼前一页页翻,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一般,把这些线条勾勒成的形象连成片段,连成故事,连成另一个立体、生动、有趣的世界。

  我的生活从那时起,开始丰富并且鲜活起来。儿时的理想,从成为空中自由飞翔的燕子、俯瞰人间的星星,变成《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水浒传》里的武松以及那些历史上或虚构或真实的英雄人物。

  稍微长大点,换了学校,生疏的同学圈子,一下子建立不了不分彼此的信任,追小人书的热度渐渐降低。不过有时候在街上的小摊上,也能看到有卖的,一边跟摊主热情地搭话,一边爱不释手地翻阅,随后捏捏空空如也的衣兜,失望地离开。

  书非借不能读也!我没钱,只能借书读。村子里没有几个有文化的人,初中程度的三哥算是其中一个,出于羡慕,交往就多了些。有一次在他家的炕头发现一本边角卷起的小说,看着看着就上了瘾,回家的时候就央告三哥借我。此后只要有空,我就频繁地去他们几个“文化人”家里“淘宝”。卖废纸都不值几毛钱的破书,在我看来如获至宝。不管是历史演义,还是英雄传记,或者是野史、故事会,甚至用来包东西的过期几年的旧报,都在阅读之列,如饥似渴。那时候还用油灯照亮,晚上只需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父母交代的家务活,其他的时间都是在黑魆魆的窑洞里就着一束昏黄的光线看书,幸福而满足地度过。记忆深刻的是一个雪夜,站在别人门前不走,雪花白了头,双脚冻得失去知觉,苦苦借得一本四百多页的书,答应第二天早上奉还。枕上诗书闲处好,于是熬了通宵,两眼充血,但心里无比舒坦。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成长的,不只碗里的食物,还有身边的书本。书能医愚。读的书多了,性格就不再乖戾,添了柔韧;看人看事也能设身处地;剑拔弩张的时候,内心深处总会响起善意的提醒,懂得礼让三分、后退一步。时刻感觉在心魔四周,有一道无形的篱笆墙,枝枝蔓蔓都是规矩。

  “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虱子”。过早地踏进社会,我看尽了世事的脸色,理想被生活的尖牙利爪挠得体无完肤,无数次验证了张爱玲的这句话。唯一不同的是,她的生活起码还像一袭华美的袍。

  而我没有。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由好读书转向读好书的岁月里,书香渐次为我织就一身盔甲。冲着对书名的好奇,我读了第一本外国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且牢牢记住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懂得“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平凡的世界》读了两遍。第一遍它让我重新审视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一个人能否实现理想无法预测,但是需要我们一直奔跑在通往理想的路上。第二遍基于路遥用生命书写人生的伟大意义,与原书所要承载的时代命题殊途同归。之后接触过《论语》《道德经》《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等古汉语书籍。自从有了图书馆,读书就简单多了,近现代如鲁迅的《呐喊》、余华的《活着》、贾平凹的《秦腔》,不仅读故事细节,读民生劳苦,读凡夫骨气,也读世事云烟。

  腹有诗书气自华。小时候常把读书跟有文化划等号,觉得上衣口袋里别着钢笔,有知识,会说话,被人高看一眼就是代表有文化,可慢慢感觉不是。作家梁晓声说过,“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若干年时光一晃而过,读了一些书,却不及沧海一粟,虽督促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心存敬畏,但对文化的理解不断刷新,越发觉得自己读的书太少,内心不免惭愧。

  案头一书,胜过庭中月、花间酒。庆幸的是现在手头每有余钱,必购爱书,闲暇之际就着透过窗户的温暖阳光一页一页翻过,心底沉淀的杂质就一点一点被清新的书香气息过滤掉,乐在其中,福在其中,日子饱满而滋润。(闰 平)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李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