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专栏
一碗凉面的前世今生
2020-07-13 15:33:07   
2020-07-13 15:33:07    来源:银川晚报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在天气炎热的夏天,凉面是少有的令人食欲大开的食物。银川面食多,各个都有特色,而夏日限定的凉面,虽然就几根菜丝配上料汁,却足以征服人们的胃口。

  A

  凉面在古代叫“冷淘”

  中国人最讲究吃,论吃凉面,可以追溯到唐代时期。凉面,在古代也称之为“冷淘”,槐叶冷淘就是当时最著名的一道凉面。《唐六典》中记载:“太官令夏供槐叶冷淘,凡朝会宴飨,九品以上并供其膳食。”其实不光朝堂宴会,民间百姓喜欢食用,诗人杜甫还写了一首诗,叫《槐叶冷淘》: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从这首诗里可以大概了解槐叶冷淘的做法,是以槐叶的汁液和面制成的,颜色鲜嫩碧绿,吃起来很是凉爽,“经齿冷于雪”。

  到了宋代,冷淘更加普遍了,而且不止用槐叶做冷淘,还有甘菊淘、银丝冷淘、腌菜的齑淘等。《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记载,当时太学生的主食是“春秋炊饼,夏冷淘,冬日馒头”。此外,《岁时广记》中记载:“立春日,京师人家以韭黄、生菜食冷淘。”立春吃冷淘,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明代,明代文学家徐渭在《春兴》中说:“柳色未黄寒食过,槐芽初绿冷淘香。”

  立春吃,夏至更要吃。清人潘荣陛的《帝京岁时记胜》中提道:“夏至,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看来,历朝历代,无论宫廷还是民间,都离不开这一碗清凉美味。

  B

  过油面银川夏天最常见的凉面

  宁夏,各种面食花样繁多,自然也少不了凉面。天气刚热起来,银川很多麻辣烫小店就在门口,用A4纸手写“凉皮”“凉面”,贴在上面。这种凉面,是本地人近几年最常吃的一种,简单、家常、便捷,当然也很开胃。

  面条煮熟出锅,先过一下凉水,这个操作和古代的冷淘有点类似,但过完水还得拌入熟油。这样一来,面条之间不会相互粘连,油还能包裹住面条的水分,不会因为放置时间太长,而变干变硬。吃的时候,切点黄瓜丝和胡萝卜丝,有的小店还会放点绿豆芽,再淋入蒜汁、辣椒油、醋、酱油等调料,撒上一小撮香菜,和凉皮吃法一样。

  很多小店会把当天的凉面都做好,放在玻璃柜里,蒙上一块纱布。食客点完单,店员取一副塑料手套戴上,抓一把凉面放碗里,再移步到调料区,挨个抄起每个调料碗里的勺子,把料甩到碗里,三两下拌匀就能吃了。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而对于被炎热搞得急不可耐的食客,凉面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和街边麻辣烫小店里的凉面相比,有些餐厅里,也会推出凉面,其中很多都是川味凉面的变种,多了麻辣的感觉,料汁里的甜味,还有增香的花生碎,都有川式调味的特点。不过,这碗面一换地方,其中很多食材也本地化了,谁能说清楚这是哪儿的凉面?但对于食客来说,只要好吃,天南地北的味道融合在一起,也是有道理的。

  C

  过水面配不同汤汁显各家滋味

  古代的冷淘,其实属于“过水面”。刚煮好的面条从锅里捞出,立即放入凉水里过一下,原本附着在面条上的淀粉汤被洗掉,吃起来更清爽利口。

  人的口味总是难以捉摸,虽说天热爱吃清爽的,但又总想着来点厚重的味道。因此过水面这个派系里,炸酱面、麻酱凉面、打卤凉面等都很受欢迎,其中以麻酱凉面最为常见。

  麻酱凉面里最主要的味道就是麻酱。都知道北京人爱吃芝麻酱,汪曾祺写《老舍先生》时,讲到当时身为北京市人大代表的老舍先生,有一年的提案是:希望政府解决芝麻酱的供应问题。那一年北京芝麻酱缺货,老舍先生说:“北京人夏天离不开芝麻酱!”

  北京人夏天离不开芝麻酱,吃面自然要放的。浓浓的芝麻酱用水一点一点搅开,过了水的面条搭配黄瓜丝和胡萝卜丝,再加入盐、陈醋、蒜汁等调料,把芝麻酱厚厚地淋上去,撒点香菜,就是一碗麻酱凉面。

  虽说这麻酱凉面是北京的特色,但东北地区的人也喜欢吃芝麻酱,吃凉面时当然也好这一口。在银川,很少见北京餐馆有麻酱凉面,但偶有东北餐馆能吃到。

  在南薰西路上有一家东北菜小馆,老板老周十几年前从东北搬来的。今年因为疫情影响,餐馆里消费情况不如以往,他就想着做些价低好卖的食物,于是就有了这个麻酱凉面。“卖得还算可以,有的人不接受这种口味,但爱吃的人,总来吃。”老周说,在他的老家,麻酱凉面在夏天很受欢迎,每次吃完,总爱把剩下的汤也喝掉,就是喜欢那凉爽又浓厚的滋味。(记者 李尚)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杨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