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矛盾的人。在乡村,我有田地,却跑到城里来谋生。内心深处,深爱着乡村的自然、宁静和悠远。在梦里的乡村,可以躺在春天开满野花的山坡上,安静地晒太阳,暖暖的,很舒服。可以赤脚走在夏日的溪流中,惬意地被溪水清凉燥热的日子。可以陶醉于秋日的果园里,享受瓜果的甘怡。可以在冬日的冰天雪地当中,目睹山川的纤尘不染。但是我选择了到城里的生活。
我在城里生活,要想能够站得住脚,辛勤自不必说,什么都要按照规矩来,必须努力赚钱才能生存下来。一把米,一滴油,一根葱,一头蒜,都得花钱买。在村里,田地里撒上一把种子就能长出自己喜欢的粮食蔬菜来。如果我不去努力,生活就会过得很荒凉。所以,我如同“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老马,自己套上枷锁向前冲。我知道,游戏的人生终归一事无成,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到头来终究是失败者。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只有勤奋拼搏了。
工作之余,我会去离租住地很近的乡村去,看花开,听鸟鸣,乘荫凉。
我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秋天的时候还好好的村庄,可以看到稻田,可以看见苹果园,可以看到葵花地,但是到冬天来临的时候,就不在了。每每到村庄去,我都渴望“绿荫不减来时路”,美丽的村庄无恙。
许多的村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有时候想,如果没有了乡村,我们会到哪里去寻觅乡愁,寄托乡愁?寄托于冰冷的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好在,还有城市公园的存在,可聊以慰藉。但是人多之地,总不能安安静静地寄托乡愁。纵然,天上看得见明月,又能如何?在我看来,庄稼地、苹果园、葵花地的存在,才是灵魂安歇之地啊。
走不到村庄,看不见庄稼,我总是若有所失。我总想明白,是什么东西叫我总是想走回村庄。终于渐渐明白,因为我是一个从村庄里走出来的人,村庄里有养育了我的父母、水井、庄稼。
我想,对住惯了村庄的老人们来说,他们在村庄里生活了几十年,出生成长,生儿育女,很快就要过完一辈子,心里肯定是不情愿离开乡村的。村庄的老宅是他们辛苦创造的价值,那些雕花的窗棂,影壁的砖雕,都是他们用心创造的,见证了他们的生命历程,见证了他们的爱情,见证了他们的亲情,村庄的庄稼地、水井,都是他们生命中极为重要的影响,忽然间就要不存在,心中肯定是不舍的。离开了乡村,他们曾经的牵挂将不复存在,他们熟悉的东西不复存在,他们忍受不了孤独。那些东西如果消失了,以后还有人知道它们吗?
突然就怅惘了,生命究竟当如何?
庄子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晋代陶渊明云:“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三国曹植云:“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人生天地间,谁不是远行客呢?心中忽然就疼了,短短的人生,当倍加珍惜,正如诗仙李白所云:“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我们应该微笑着面对生活,不管面对的是什么,都要踏实从容。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我们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生命不在长短,而在于我们怎样让它过得有价值,有意义。
无论在哪里生活,都要让生活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李占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