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推出的综艺节目《舞蹈风暴》被观众们称为“神仙节目”,里面舞者每一个姿态都那么动人而震撼。可是优美的动作总是转瞬即逝,只有镜头能记录下来,也只有舞蹈摄影师能敏锐地捕捉到最美的瞬间。
而在银川,就有一位叫张志明的舞蹈摄影师,为一些舞蹈院团及专业舞蹈演员都拍过照片。在他的镜头下,舞蹈演员的力与美,又是另外一番呈现。
记录舞台上的力与美
再过几天,张志明就要去北京参加中国舞协举办的首届中国舞蹈影像培训班,这是他玩摄影以来,第一次参加正式的培训。
“以前没专门学过,也是先接触舞蹈,想拍下来那些动作,才学的摄影。”张志明说,2012年他毕业回到银川,在一家传媒公司上班,公司常组织一群舞蹈演员四处表演,而张志明那时负责一些幕后的工作,比如灯光、舞台、道具等,有时候在台下看着演员们跳舞,他也用手机随便拍一拍,当做工作上的一个记录。
“当时没感觉,就是随便拍,有同事说拍得好,慢慢就更感兴趣了。”张志明说,后来自己分期付款买了一台单反相机,有了设备就更爱拍了,拍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不过要说到对舞蹈摄影真正有想法,还是在认识舞蹈老师高军之后,帮他拍摄了舞蹈《花儿与少年随想》等剧照,记录下了舞台上的力与美,很震撼。也是从那时起,他决定专注于舞蹈摄影,工作3年后就辞职专门拍照了。
最懂舞者的汗水
银川专业舞蹈演员不算多,拍了几年舞蹈,张志明跟大家也比较熟,甚至是看着一些舞蹈演员,是怎样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其中,一位叫马斌的舞蹈演员,算是张志明拍得比较多的了。
“我从2012年就开始拍他。”张志明记得他第一次出现在自己的镜头中,还是一个精力特别旺盛的小伙,喜欢跳舞,跳得认真,性格也很坚韧。但一个舞蹈演员能跳舞的时间太短暂,“前段时间我们一起去央视录制舞蹈《脚户行》,他们集中排练了几天,每天强度都特别大。我看到马斌好几次累瘫了,躺在地上汗都懒得擦。可一站在舞台上跳的时候,他可以立马投入进去。”
尽管随着年龄增长,大部分舞蹈演员的体能都逐渐变弱,但经验和阅历让他们的舞台表现力更强。“我们上次录制的舞蹈,马斌就是领舞,表情、肢体的表现很有张力,我的镜头也是不由自主地跟着他。”张志明说,这就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许观众不知道,但作为舞蹈摄影师,是更能深刻懂得这份汗水并为之感动的。
摄影师与演员融为一体
舞蹈是动态的,不可能摆拍,摄影师更左右不了一场晚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张志明认为,对于舞蹈摄影师来说,最好的状态就是和演员们融为一体。
“当你足够了解这个舞蹈和演员,就会感觉和他们是一起的,情感和快门都会随着舞蹈的节奏走。”张志明说,一般拍摄之前,他都会先去幕后转转,和舞蹈演员或者编导沟通,了解舞蹈的内容、演员的角色,并确定大致拍摄方向。而且很多舞蹈拍了不止一遍,从排练厅到大舞台。
之前银川艺术剧院推出的舞剧《不到长城非好汉》,很多剧照就是张志明拍摄的。他前前后后跟了很多遍,对大部分演员也比较熟悉,对于一些精彩瞬间的捕捉更是得心应手。“有的动作,从演员起身到最舒展的时候,中间的时间很短暂,镜头要一直跟上,而且用最快的速度调好相机参数。”张志明说,有时候一场舞蹈拍下来,手都是麻的,但只要有一张好照片,心里就特别满足。
喜欢注入情感的创作
摄影多年,张志明一直想有一个影棚,但他觉得最好的影棚还是在舞台上,因为虽然舞台灯光远比一个影棚的灯光要复杂得多,但舞者的姿态也是在灯光下才显得更加有质感。于是,前段时间,他和高军老师在宁夏电影公司院里找到一个剧场,想在那里拍一些更具有创意性的作品。
“我喜欢创意的东西,想找到适合的舞蹈演员合作,拍四季,拍故事,或者记录一些舞者的成长……”现在,张志明已经慢慢在做这些事情,他从手机相册翻出几套喜欢的照片给记者展示,其中有一套是帮一对舞蹈演员拍的婚纱照,两人在舞台上把自己的爱情故事尽情地跳出来,被定格在镜头里。张志明说,自己还为这套婚纱照画了很多草图,最后一幅照片既属于舞者,也属于摄影师,因为每一个人都倾注了情感。(记者 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