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艺术长廊
青春版《梁祝》,95后挑大梁
2019-12-11 14:46:34   
2019-12-11 14:46:34    来源:南京日报

经典的老版《梁祝》。市越剧团供图

青春版《梁祝》由裘赛琳(左二)、庄涵婷(左三)饰演梁山伯和祝英台。本报记者 邢虹摄

  越剧舞台上,《梁祝》是永远的经典。时隔50多年,南京市越剧团复排《梁祝》,而且排的是青春版,让两位95后青年演员挑大梁,其中一位今年刚刚从戏校毕业。《梁祝》是各个越剧团体压箱底的保留剧目,市越剧团打造的这一版《梁祝》,将充分体现“南越特色”,展现竺派、筱派、商派唱腔,展示越剧的青春活力。目前剧组已经进入排练阶段,演出定于12月12日开票,明年2月14日首演。

  向经典致敬

  青春版《梁祝》“用新瓶装老酒”

  南京市越剧团上一次演《梁祝》,还是在上世纪60年代。当年,竺水招、筱水招、商芳臣等老艺术家主演的这版《梁祝》,演到哪里火到哪里。遗憾的是,那时的演出没有录像,只保留有一份现场录音。听这份录音,不仅可以欣赏到老艺术家们精湛的唱腔,观众的惊叹、掌声也能让人在脑海中“还原”出当时盛况。

  “之所以要排青春版《梁祝》,一是因为大家都非常熟悉和喜欢这个故事,是个非常好的大IP。二是因为戏曲讲究传承,我们想通过它向经典致敬。”市越剧团团长杨庆锦表示,“此次推出的青春版《梁祝》汇聚了竺派、筱派、商派的艺术特点,尽量原汁原味把这些动人的流派特色呈现给观众。”竺水招的女儿、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竺小招,和市越剧团的老艺术家袁小云担任青春版《梁祝》的艺术指导,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两位越剧届前辈听说要排《梁祝》,都激动不已,手把手地教导青年演员。

  在此基础上,市越剧团进行大胆创新。杨庆锦用“新瓶装老酒”来形容青春版《梁祝》。老版时长约3小时,为了更符合现代观众的观看习惯,青春版《梁祝》经过层层打磨、凝练,最终控制在2个半小时以内。

  95后挑大梁

  刚毕业就当主演越剧界罕见

  很多剧团都论资排辈,没跑过几年龙套不太可能演主角。但市越剧团的青年演员们早已开始挑大梁。这一次选择裘赛琳、庄涵婷饰演梁山伯和祝英台,更是让人意想不到。两位演员都是95后,一个英气大方、一个娇柔俏丽,在戏迷眼里她们还都是“满脸胶原蛋白”的小姑娘。特别是庄涵婷,今年刚从戏校进入市越剧团,一毕业就担任主角,这在整个越剧界可能都是绝无仅有的事儿。

  对年轻演员来说,压力肯定是巨大的。裘赛琳说,虽然自己此前出演过《八女投江》等戏,但《梁祝》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担任主角的大戏。“我不光是要去演这个戏,更是对竺派艺术的传承。所以我要把它唱好听也演好看,然后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关注我们竺派,来关注南京市越剧团。”庄涵婷说,饰演祝英台是机遇也是挑战。“以前我认为祝英台的表演是限定在大家闺秀的程式中的,而这次通过导演的指导和自己的领悟,我觉得她就是一个很俏皮的小女孩,所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演绎,也更符合青春的主题。”而为两位年轻人跑龙套、当绿叶的,是团里的国家一级、二级演员,她们毫不在意自己的戏份有多少、角色重要不重要,一心一意为青年演员们保驾护航,这也是市越剧团长期以来保持的好传统、好氛围。

  竺小招对市越剧团的青年演员充满信心,“孩子们只要能把这个戏‘吃’下来,以后什么戏都不怕。”

  让年轻人爱上越剧

  “青春”是永恒关键词

  “青春”是市越剧团永恒的关键词。除了剧目和时代同步改版更新、青年人才一代接一代涌现,在吸引年轻戏迷上,市越剧团也下足了功夫。

  “不是唱老调,表演不陈旧。”袁小云说,青春版,就是要让“青春”爱上戏曲。杨庆锦表示,无论是之前排青春版《红楼梦》,还是现在的青春版《梁祝》,想法、思路和对观众群体的定位都在追求青春,希望有更多90后、00后喜欢越剧。所以青春版《梁祝》的造型设计、文本修改、舞美呈现、音乐创作等方面,都力求符合年轻人的审美。他经常对青年演员说:“你们的观众在未来,而不仅仅是当下。”

  这次青春版《梁祝》开票,也掐准了年轻人关注的点,选在了年轻人都会“买买买”的“双十二”,还推出了“秒杀”,当天购票可以享受6.8折优惠。首演时间上,选择明年的情人节,也能吸引更多年轻情侣走进紫金大戏院感受越剧魅力。(记者 邢虹)

【编辑】:李瑶
【责任编辑】:邵志权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