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抗战历史的大型专题纪念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9月23日下午,“游山西·读历史”第二届全国主流媒体山西行活动首日,来自全国三十余家媒体记者、编辑走进红色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感受太行英雄舍生忘死抗击日寇的伟大情怀,品读红色文化的厚重、深沉、持久。
位于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中轴线上的八路军将领组雕--太行山,塑造了抗战时期朱德、彭德怀、叶剑英、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刘伯承、徐向前、贺龙、邓小平、左权共11位八路军将领形象,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雕塑家李象群设计制作,长10m、宽3.5m、高3.8m。是目前国内展示人物最多、体量最大的领袖群雕。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抗战历史的大型专题纪念馆,也是集收藏、研究、展示、传播诸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馆区主展区包括八路军简史陈列厅、八路军将帅厅、日军侵华暴行厅;游览区包括八路军游击战术演示厅、八路军抗战纪念碑、八路雄风碑林、徐向前元帅纪念亭等。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出师华北,与华北人民一道,万众一心、浴血抗战,上演了一幕幕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人民战争活剧。八路军将士以其独特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矗立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太行浩气传千古
“这张幸福的全家福,就是左权将军和妻女的合影,左权露出鲜有的微笑。令人悲痛的是,这一家人此次相聚,竟是诀别。”讲解员胡飞语调低沉,在场的记者、编辑纷纷红了眼眶。
记者们聆听感人的太行故事。 张宝明/摄
拍完这张合影后,妻子带着孩子回了延安,左权奔赴前线。两年后,身为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的左权,所在的总司令部遭到了日军的突然袭击,在千钧一发之际,他决定亲自断后,掩护战友撤退。不幸的是,左权将军头部被日军炮弹的弹片击中,当场牺牲。左权将军成为了抗战时期八路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左权将军牺牲后,消息很快传到身在延安的朱德总司令,为悼念左权壮烈殉国,他写下这首诗。
湖北日报全媒体经营中心副主任魏世平被故事深深打动,他激动地握住讲解员胡飞的手说:“纪念馆通过大量的雕塑、蜡像还原历史场景,再现了抗战时期的情景,体现了八路军将士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让我们对这片红色的热土和英勇的人民无比钦佩,在幸福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铭记英雄,牢记历史。”
太行深处有娘亲
“望见太行就想起娘……树高千丈根往下长,天下的娃娃谁不想娘,魂里梦里念的是你呀,我的娘亲在太行。”
展柜里陈列着抗战文物。 张宝明/摄
这首名为《太行娘亲》的民歌,唱的是太行山上一群既普通又不平凡的妇女。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里,一件件老物件、一张张旧照片,无不诉说着感人的故事。
讲解员胡飞指着墙上的照片说:“战火纷飞的年代,妇女和儿童本是需要保护的对象,但这位名叫高焕莲的母亲,当日本人冲进家中寻找八路军的孩子时,她一把抱住八路军的孩子,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孩子被杀害。”
西部网杨燕动情地说:“农村妇女李改花,送自己三位儿子上战场,全部壮烈牺牲,当我听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时,心中极为震撼和钦佩。这一群平凡又伟大的妇女,如此无私无畏,彰显了太行革命区人民心中有党的坚定信仰。品读厚重辉煌的山西革命历史,感受气贯长虹的革命老区精神,这壮美瑰丽的红色文化,将激励着我们攻坚克难,一往无前。”
太行精神撑起民族脊梁
穿过纪念馆长廊,耳边回荡着英雄的故事,不禁感慨万分。伫立在展柜前,抗战时期的望远镜、群众支援前线用过的柳条篮、军工人员自己动手制造的手榴弹……这些革命文物,在柔和的灯光照耀下,泛着光,诉说着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记者、编辑在八路军太行山纪念馆前合影。 张宝明/摄
中国吉林网刘迎雪说:“看着那一幕幕惨烈的战斗复原场景,这血与火的洗礼铸造的太行精神,让我感到十分震撼,当年革命先辈们视死如归浴血奋战,我突然一下子体会到了当年抗战的艰辛与悲壮,也更加明白如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走出纪念馆,沿着通往山顶的小路,拾阶而上,是风景秀丽的凤凰山,站在山顶眺望,巍峨的太行山层峦迭嶂,俯瞰脚下,漳河碧波环绕武乡小城,远远地望着纪念馆对面隔街相对的胜利广场,纪念碑造型似两杆步枪刺向天空,再次被八路军和太行儿女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所打动,这种精神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再现,是抗战精神的永久演绎。(宁夏新闻网记者 闫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