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李瑶/文 沙晓峰/图)7月20日,“海南奋进 世界共享”——2021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一周年全媒体海南行暨交流推介活动采访团走进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镇西黎村,领略黎族特色村落风光,欣赏独具匠心的黎族民间艺术——“大安剪纸”表演,体验“数字乡村”示范村建设新动能,切实感受海南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成果。
西黎村是一个黎族村落,共辖6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380户1830人。此前,由于地处深山,生产方式单一等,整体发展落后,是整村推进扶贫村之一。近年来,在乐东黎族自治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发展下,通过脱贫攻坚工作,整村已经摘掉了“穷帽子”。如今,西黎村根据“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建设要求,先后建起农产品体验采摘园、黎族文化传承馆、特色民宿、咖啡屋等旅游项目,已建成具有浓厚民族风情、农旅一体的三椰级乡村旅游点。西黎村至只朝村还建起了长达12公里的海南首个美丽乡村骑行绿道,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
全媒体采访团在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镇西黎村参观。
全媒体采访团在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镇西黎村参观。
全媒体采访团在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镇西黎村参观。
全媒体采访团在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镇西黎村参观。
而坐落于西黎村的鹿鸣西黎休闲农庄则以“鹿鸣西黎”为主题,利用乡村振兴旅游示范政策,引导文化旅游,弘扬黎族人文内涵,融民宿产业、黎苗文化演艺、特色农业产业、乡游体验产业、康养休闲生活为一体,打造民族文化观赏体验园。
领略完西黎村自然风光后,全媒体采访团成员们还饶有兴致地观看了充满神秘民族色彩的“大安剪纸技艺”。“大安剪纸技艺”是一项黎族民间艺术,也是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传在汉代之前,当地的黎族先民就已经产生了“口咬”和“镂刻”的技艺,即口牙咬和刀刻,其中“口咬”就是运用芭蕉叶做材料,经过牙齿反复咬出各种图案,“镂刻”就是运用树皮、树叶、木板、竹片等做材料,用刀镂空雕刻成各种图案,如生活生产用具、玩具、记事牌、定情物等。直到纸张的出现,他们开始把花纹刻在纸上,剪纸的文化也由此衍生而出。
全媒体采访团在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镇西黎村参观。
全媒体采访团在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镇西黎村参观。
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西黎村还积极探索“数字乡村”示范村建设。在“智治”方面,西黎村深化融入“互联网+治理”模式,通过搭建基层数字综合信息平台,融合、用活基层大数据,显著提升了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通过数字平台“大喇叭”功能,可随时随地将重要通知、疫情防控等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惠民政策向全村通报;通过“平安乡村”模块,可通过直播回看、手机随时随地查看西黎村重点路段;通过“三务公开”模块,村民们不用到村委会看村务信息,在手机端就能够实时查阅。同时,数字平台将便民、党建、公益、电商服务等数据汇集其中,防诈骗宣传和普法知识搬到了App上,让繁琐低效的治理手段逐渐成了历史。
据悉,西黎村将积极探索“互联网+产业”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将西黎村的特色产业向外推广,同时把民宿、民俗嵌入到平台,吸引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提高民俗旅游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升舱”乡村数字化水平,打造更接地气的“朝乐旅游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