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今日网闻
走近宁夏古树名木,聆听光阴的故事
2022-03-12 09:01:38   
2022-03-12 09:01:38    来源:宁夏新闻网

  引子

  3月12日是我国植树节。让我们走近古树名木,聆听它们讲述光阴的故事。

  古树名木享有“绿色活化石”“绿色文物”的美誉。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绿色文明,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据调查统计,宁夏古树名木共593棵,557棵分布于乡村,36棵分布于城市。其中,一级古树2株,二级古树50株,三级古树539株,名木33株;共有29个树种,主要以旱柳、小叶杨、榆树、枣树为主。

  宁夏还有五个古树群,分布在隆德县、海原县、沙坡头区、中宁县、灵武市。保护最好的当数隆德县古树群,共有古树100余棵,每棵古树都设有围栏。

  这些古树名木,你知道吗?

  顶流梨树古树群生长在南北长滩

6.JPG

3.jpg

北长滩村梨树群

6.jpg

南长滩村树群

  每年4月上旬,最令宁夏人心动的赏花打卡地,当数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南北长滩。这里地处黄河大峡谷,两岸青山环绕,黄河穿境而过,沿河两岸有3000多棵老梨树,南长滩最古老的一棵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此时,梨花纷纷绽放,竞相吐蕊、香气袭人,游人置身其中仿佛徜徉在“世外桃源”。一年一度的梨花节,更是吸引来如织的游人前来赏花。

  海宝公园这棵桧柏有来头

1.jpg

3.jpg

  在银川市兴庆区海宝公园,有一棵桧柏很有名,你知道吗?它是1963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周年,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董必武所植纪念树。

  西塔公园300多年毛白杨生机盎然

1.jpg

  承天寺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承天寺塔矗立寺内,是宁夏著名的历史古迹之一,现在市民通称为西塔大院。闲暇时光,您不妨来西塔大院参观,这里有棵高36米、胸围500厘米的毛白杨,历经300多年沧桑依然生机勃发。

  宁夏第一柏”近90岁了

1.jpg

3.jpg

  被誉为“宁夏第一柏”的这棵桧柏,树龄近90年,树高9.5米,胸围达54厘米,冠幅平均达到5米。它生长在银川中山公园,每天都迎来众多游人。炎炎夏日,很多游人更是喜欢聚集于此休息聊天。这棵桧柏栽植于1936年,成为宁夏首次成功引种的桧柏。

  百年“震柳”令人称奇

3.jpg

  在中卫市海原县西安镇小河村,“震柳”可谓家喻户晓。令人称奇的是,1920年12月16日海原发生大地震时,这棵已有400年历史的古柳从树干中间撕裂,历经大难后又过了100多年,至今仍长势良好,成为研究地震的活标本。后来,这棵古柳被专家确定为“震柳”。

  同心这棵枸杞历经百年洗礼

2.jpg

  你一定想不到吧,枸杞也长命百岁!在吴忠市同心县豫海镇,就有一棵110多岁的枸杞,树高3米,胸围16厘米,冠幅平均4米。

  隆德古柳公园里的“左公柳”

1.jpg

  在固原市隆德县城关镇有一个古柳公园,当地将生长较为集中的18棵“左公柳”保护于此。这些“左公柳”树龄150多年,其中一棵树高10米,胸围255厘米,冠幅平均达11米。  

  史书记载,1868年至1874年间,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带领湘军前往新疆平叛,对西安至新疆阿克苏的官道进行加固,下令军民在道路两侧栽植了大量的柳树加固路基。因为这些柳树由左宗棠组织栽种,百姓将这些柳树称为“左公柳”。这些柳树也栽在了宁夏,主要在312国道沿线。隆德县曾是宁夏境内“左公柳”最为集中的地方。

  呼吁:

  古树名木亟待加强保护

  宁夏593株古树名木中,无任何保护措施的古树有513棵,占比85.5%。5个古树群中,除隆德县的,其他古树群均无保护措施,尤其是海原县、灵武市、中宁县的古树群,由于地处人为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应着力加强保护,避免古树群因更改土地使用性质或其他原因遭到破坏。

  目前宁夏正在加大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力度,唤起社会对名木古树保护的意识;同时加快立法,保护这些珍稀的“绿色化石”,为我区生态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利用物联网技术,我区已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全国绿化委共同建立使用古树名木信息平台,实现古树名木信息采集、查询、变更管理等功能,计划建立基于二维码为识别系统的古树名木标牌体系,对自治区内所有古树名木统一挂牌,做到每棵古树名木及古树群都有相应的档案数据,并对信息系统定期进行年度更新。(策划、执行:张静,资料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尤天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