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蒋萍 文/图)3月21日,“媒体看吴忠 百姓话平安”融媒体采访团来到宁夏盐池县高沙窝镇,这里被评为2020年度无上访乡镇,高沙窝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评2020年度全国模范人民调委会。
高沙窝,名字听上去就仿佛是沙漠里的镇子。的确如此,高沙窝镇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因境内沙丘连绵起伏得名,四季少雨多风,气候干燥。
虽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不占优势,但是高沙窝镇基层社会治理却是全国有名,这里乡风淳朴,邻里和谐,离不开高沙窝镇如春风化雨般的治理模式。
高沙窝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李春柱介绍榜样的力量。
近年来,盐池县高沙窝镇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全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创新社会治理事项“六单工作法”机制,实现矛盾纠纷“闭环化解”;推行民生事项办理“一门一窗一网”和村(社区)为民服务代办等机制,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打造集红色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为一体的民风教育基地,全力实施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治理,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高沙窝镇被评为2020年度无上访乡镇,高沙窝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评2020年度全国模范人民调委会。
六单工作法,让为民办实事精准化
2021年9月,灵武市永利村在与高沙窝镇施记圈村南台组权属有争议地界实施2000余亩光伏工程,村民不同意,聚集40余人赶赴施工地点。施记圈村立即上报镇党委,镇党委第一时间启动了“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立即上报县委政法委和县民政局,盐池县委政法委立即与吴忠市委政法委联系,吴忠市委政法委与灵武市政府对接,盐池县民政局对接民政厅勘界办,经过多方努力,灵武市退出争议地界施工,此事项得到圆满解决,有效化解了一起跨区域的矛盾纠纷。
红色精神引人驻足。
据了解,高沙窝镇综治中心在矛盾纠纷调解中,将法律服务贯穿于社会事务办理全过程,实现镇村法律顾问全覆盖。同时,创新推行了社会治理事项办理“六单工作法”和“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即:镇党委、镇政府分析研判“制单”,明责任;分管领导或包村领导精准对接“派单”,压责任;相关的村(社区)、两所一庭、“五办四中心”及驻镇单位按时按责“接单”,担责任;村组网格员、相关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做单”,履责任;来访群众公开公正“评单”,验效果;镇综治中心全面综合“考单”,晒成绩,形成了联动共治机制,各类社会治理事项“闭合化解”,确保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逐步形成了尚法守制、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安定有序的依法治镇新格局。2021年平安村(社区)、单位创建率达95%,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向模范学习。
弘扬新风,让基层治理春风化雨
在盐池县高沙窝镇施记圈村有一位无人不晓的好儿媳,她就是十几年来精心服侍公爹的王学花。2003年3月,丈夫和婆婆突然在一次车祸中身亡,给年仅27岁的她丢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和72岁的公爹闫永桂。
十几年来,王学花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这个家。无论多忙,她都要给老人洗衣、洗脚、剪指甲,尽量给老人做好吃的。2017年,公爹的长子突遇车祸身亡。老人承受不了白发人再次送黑发人的悲痛,整日以泪洗面,茶饭不思。为让老人能从极度悲痛中解脱出来,王学花辞去餐厅的工作,回家专门服侍老人,每天陪老人拉家常,多次坚定地对老人说:“爹,您放心,我一定会为您养老送终。”
记者了解“六单工作法”。
高沙窝镇综治中心主任吴永昱说,综治中心以典型示范引领遵德守法,我们弘扬王学花孝老敬老事迹,就是弘扬向善正能量,提高群众文明素养,使文明乡风深入人心。该镇还积极探索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贯穿于文明创建全过程,推进讲道德、守道德、遵道德、修道德成为群众日常行为自觉。
今年以来,高沙窝镇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扎实开展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六个先锋”示范引领行动,通过引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带领广大群众凝聚共识、激发干劲和热情,合力打造活力乡村、文明乡村。制定印发了“六个先锋”评定细则和奖励办法,每个村成立了评议小组。着力培育出一批勤劳致富、美丽庭院、睦邻和谐、崇文重教、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先锋示范户。近日,全镇共评选出先锋示范户35户。创建平安村(社区)、单位19个,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个。长流墩村红白理事会被自治区评为先进,全镇5人受到吴忠市精神文明建设表彰,2人被自治区评为孝老爱亲先进,1人评为移风易俗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