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今日网闻
刘峰:在无声世界里塑造精彩人生
2023-06-26 20:51:11   
2023-06-26 20:51:11    来源:宁夏新闻网

image.png

  “我会努力做出好作品,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我相信只要勤奋努力,坚持梦想,一定会收获成功的果实。”6月26日,44岁的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听力一级残疾人刘峰感慨道,“小时候条件艰苦,没啥玩具,也没啥娱乐项目,就到河边玩泥巴,捏些小人、小动物,可以玩很久。”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6岁那年,刘峰因为感冒发烧导致中耳炎。因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最终导致耳神经损伤,刘峰的听力逐渐下降。初中毕业时,刘峰的右耳已完全丧失听力,左耳必须戴助听器才能勉强与人交流。在当时的条件下,听力障碍无法继续上学,刘峰辍学了。

image.png

  因为有了对“泥巴”的执着与热爱,辍学后的刘峰开始在家专心钻研泥塑。2013年5月,在原州区残联和南关街道文化巷社区的扶持下,设立残疾人手工艺作品室,刘峰报名成为一名文化志愿者,每年寒暑假为孩子们传授软陶课,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在继承传统泥塑技艺的基础上,他创新了一套自己的技法,采用红灰两种颜色创作,让人记忆深刻。2016年10月,刘峰被聘任为固原市特殊教育学校特教部教师,给孩子们教授泥塑、剪纸等技艺。每逢寒暑假,他志愿教家庭困难的孩子学泥塑。

image.png

  在2014年12月举行的“中国梦义工情”宁夏义工感恩三周年民俗文化遗产作品拍卖中,他的泥塑作品拍出5500元的价格;2017年5月,刘峰被评为“固原市优秀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2018年3月,泥塑系列作品在“原州区第一届六盘工匠传统工艺竞赛精品展”中获得二等奖,工艺画系列作品获得三等奖;2019年10月被自治区残联授予“全区自强模范”称号。刘峰的泥塑线条粗犷,只保留泥土本身的颜色,内容大多选材于西北农村的日常生活。

69455edace121504c50debecee52eb16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2005年,刘峰无意中从电视里了解到有人用废弃的易拉罐作画,深受启发,自此,开始用易拉罐制作工艺品。他开始学着用废弃的易拉罐做出漂亮的千鹤图等。把一个易拉罐从一个罐子变成一幅画并不简单,要先将罐子剪成铝片,然后在铝片上刻画,然后将需要的部分用剪刀一点点剪下,再粘在板子上,最后装框成画,过程复杂而漫长。易拉罐虽不起眼,但看到成品画作后,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足以让人叫绝。

  2019年10月,刘峰被授予“全区自强模范”;2021年5月被固原市宣传部授予“固原市六盘文化文艺人才”称号;2022年被固原市授予“工匠精神奖”称号,同时被推荐为固原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被固原市残联推选为固原市聋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宁夏新闻网记者 闫文丽/文 宁夏新闻网记者 祁瀛涛/图

【编辑】:闫文丽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