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金文阳 文/图)7月26日,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媒体记者们的眼帘。当日,参加“感恩奋进‘卫’来可期”2024网络达人看中卫活动的网络达人和媒体记者们走进这片神秘而珍贵的绿色宝地,沉浸式体验保护区的自然之美与生态保护的丰硕成果。
一踏入保护区,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脚下的土地覆盖着厚厚的落叶与青苔,每一步都踏出了轻微的沙沙声,那是自然最纯粹的乐章。四周,高大的树木挺拔而立,它们的枝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翠绿的穹顶,将阳光细细地筛成斑驳的光影,洒在身上,温暖而舒适。极目远眺,满眼葱郁,身临其境,仿佛沐浴在自然的怀抱中。虽然已近盛夏,但南华山自然保护区的凉爽气候让人忘却了外界的炎热,只有清风拂过翠绿,带来一阵阵惬意。
在保护区管理处的引导下,采风团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在保护区的重点生态修复区和以水灭火管网体系建设区,大家亲眼见证了人工促进生态修复和水源涵养工程的成效。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改善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还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栖息地。据统计,南华山自然保护区内有维管植物58科203属426种,包括蒙古扁桃、发菜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野生脊椎动物57科126属17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雕等22种。生物多样性正是南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成效的生动体现。
记者了解到,南华山自然保护区在防火工作上同样不遗余力。面对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可燃物载量大、防火难度大的实际情况,保护区管理处坚持将防灭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他们划定了多个防火责任区,建立了无缝隙网格化管理机制;广泛开展防火宣传,形成了“森草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同时,还建设了水池、机井、水坝等防火应急水源和林区巡护、防火应急隔离道路,为消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参观过程中,网络达人、媒体记者们深刻感受到了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他们纷纷用自己的镜头和笔触记录下了这片绿意盎然的生态宝地和保护区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仅是一片绿色的宝地,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这里的人们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守护着这片土地,让生态之美得以延续和传承。我将用我的短视频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南华山、热爱南华山、保护南华山。”网络达人@七道阳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