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直通一线
贺兰县:电力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2020-06-15 17:33:19   
2020-06-15 17:33:19    来源:宁夏新闻网

图片1.png

  从贺兰县县城沿109国道一路向北出发约8公里,从一条小道拐进去,就到了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俨然有“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之感。6月11日,国网贺兰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到这里进行例行的用电安全检查,检查线路、空气开关以及投饲机、电动机、水泵等用电设备。

  6月6日,银川市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在这里开幕,“游美丽乡村、赏田园风光、寻乡愁记忆”是这次旅游节的主题。为确保旅游节期间安全可靠供电,国网贺兰县供电公司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安排辖区内的常信供电所成立保电小组,编制了保电方案。在活动前夕,国家电网宁夏电力(贺兰)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针对观光园涉及的522四十里店线开展了线路及设备巡视,对其两台专用变压器进行检查,配合园区全面检查内部低压线路,及时处理了低压缺陷5处,确保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活动当天,现场配电箱、直播车、通讯车等均安排专人值守,不间断巡查线路,组织抢修人员随时待命。一辆发电车驻守在观光园的主会场,以备突发情况下电源可以“无缝对接”,为活动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支撑。

  “这样的重大专项保电任务,在稻渔空间已经不下5次了”,常信供电所所长屠志军介绍说。从2018年9月的首届银川“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系列活动开始,稻渔空间生态观光园就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我从2015年来到这里担任所长,见证了这里现代农业的发展,县里包括市上的很多农业活动都在这里举行,电力保障也一刻不停”,屠志军说。

图片2.png

  早在2012年,稻渔空间的创办人,43岁的赵建文就有了依托农业原生态田园景观打造一个休闲旅游景区的想法,他搞了1000亩稻渔综合种养,这是一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就是利用鱼粪给水稻提供养分,肥水还田,水稻、鱼虾、螃蟹、田螺等和谐共生,从而实现立体种养,一田多用。

  2017年起,赵建文开始倾力打造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但在规划建设办公楼及粮食仓储库时,却让他犯了难。原来是110千伏桃林变电站的10千伏四十里店线正好跨越此地,若建设房屋,安全距离无法保证。国网贺兰县供电公司了解到情况后,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充分讨论审定后,决定将涉及的3级电线杆及120米线路向东迁移12米,保证了线路与房屋的安全距离,也为稻渔空间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助力。据了解,迁移过程中的全部费用共计5万多元费用均由供电公司承担。稻渔空间在电力“护航”下,乘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稻渔空间所在地的四十里店村也实现了从传统农业耕种到发展现代化新型农业的转变。

图片3.png

  现在的稻渔空间,利用流转土地发展制种产业,搞现代化新型农业建设,从种植、养殖、生产、流通、电商,到休闲农业、旅游、娱乐等等,一二三产业在这里深度融合发展。仅2019年国网贺兰县供电公司就计划投资农网升级改造项目1100余万元。2020年,该公司电力“深耕护航”的脚步也跟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转型一刻不停歇,将配电线路分配到人,成立“线长”负责制,党员服务队走进田间地头,精准服务现代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业、高附加值产业、光伏扶贫等项目,结合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为农业重点项目提供高效、便捷的电力供应。

图片4.png

  站在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的观景塔上,“以天为盖、以地为舆”,一幅电力助力创造乡村美好生活的画卷正徐徐展开。(通讯员 徐航

【编辑】:祁瀛涛
【责任编辑】:闫文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