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直通一线
减负增能多向发力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银川市以务实举措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
2021-08-08 22:13:41   
2021-08-08 22:13:41    来源:宁夏新闻网

  组织强则基层稳,基层稳则国家兴。银川市按照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部署要求,聚焦基层权小责大、人少事多的短板,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务实举措为基层干部赋权、减负、增能,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

  一、突出党建引领作用,筑强基层治理“堡垒”

  以“四优四提”行动为抓手,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一是强化党(工)委领导。立足乡镇(街道)党(工)委把方向、做决策、统资源、强服务的职能定位,加强镇街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职责。深化街道“大工委”和社区“联合党委”运行机制,通过“一书三单”共抓治理。在部门绩效考核中赋予3%的基层治理考核分,赋予乡镇(街道)党(工)委对公安、综合执法、司法、市场监管等常驻机构的干部任免建议权,提高街道对考核权限的占比,有效发挥乡镇(街道)党(工)委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二是统一设置党建工作机构。着眼构建基层“大党建”工作格局,整合乡镇(街道)组织、宣传、统战等职能,在52个镇街统一设置了党建工作办公室,在全区率先配备了26名副科级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实现组织委员全覆盖。明确组织委员兼任党建工作办公室主任,专职抓党建,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并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全过程。三是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紧扣治理抓党建、加强党建带治理,全市先后成立社区党委200个,社区党组织30个,新设立网格党支部949个,楼栋党小组2801个,构建“社区党委(党组织)-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院落)党小组”三级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使社区党组织成为联系群众的“第一站”、服务百姓的“最前沿”,通过党组织有效覆盖保证了党的工作有力覆盖。四是提升基层队伍治理能力。修订《银川市社区工作者队伍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落实报酬待遇并形成增长机制。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培训体系,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者服务群众能力。通过社区“两委”换届,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656人,290个社区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储备社区后备干部717人,社区“两委”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94.2%,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二、构建精干组织架构,夯实基层治理“中枢”

  坚持面向群众,按照简约、便民、高效要求,完善行政管理体制、重构组织体系。一是重构机构设置。牢牢把握综合化、扁平化的改革方向,打破传统模式,在职能配置上,将审批、管理、服务、执法等职能进行横向分割;在机构设置上,注重建立健全“一对多、多对一”制度机制,由按条为主转为“条线结合”,乡镇设置“五办四中心”、街道设置“四办三中心”(涉农街道增加农业服务中心),建立管事与管机构、管人员的有机统一,提高机构职能运行效率。二是推进编制资源下沉。采取“减上补下”、整合条线辅助人员等措施,全市共将29名行政编制、480名事业编制调整下沉到乡镇(街道),乡镇(街道)编制总量达到2418个,较改革前增长27.26%,其中,乡镇编制平均62个、街道平编制均31个(改革前乡镇、街道平均编制分别为48个、25个),大大充实了基层一线工作力量。打破镇街行政、事业编制限制,统筹使用镇街编制资源,严控随意借调镇街工作人员,确保“基层的事情有人办”。三是调整站所管理体制。按照自治区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要求,将国土资源所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服务中心、水利工作站等)及其人员编制下放,整合并入镇相关机构。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上级部门业务指导的管理体制。

  三、赋权明责减负多措并举,打牢基层治理“底盘”

  以“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为重点,理顺条块关系,理清职责边界,扩大管理权限,规范督查考核,清理机构挂牌,落实激励措施,激发人员活力,提升乡镇(街道)治理能力。

  一是依法精准赋权,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编制印发《乡镇 (街道)赋权目录清单 》 83 项、《乡镇(街道)行政执法事项清单》72项,扩大乡镇(街道)在城镇管理、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社会治安、民生保障管理权限,解决困扰基层的“看得见管不着”问题;制定《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事项清单》123项,将更多审批服务事项下沉乡镇(街道),48项便民服务事项下放至基层,实现村(社区)全程网上代办,进一步方便群众“就近办”。建立社区(村)准入制度,制定社区工作准入清单42项,让社区干部回归服务群众主责主业,使基层工作从“忙事务”向“抓服务”转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二是理清职权边界,聚焦基层主责主业。制定《县(市)区乡镇(街道)“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40项,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城乡建设、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方面明确乡镇(街道)工作职责,防止上级部门避重就轻,向基层转嫁责任,使基层干部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建立乡镇(街道)职责准入制度,严禁县级职能部门随意将下放职权。印发《银川市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考核方案》《银川市社区治理工作考核办法》,推动各级各部门履行社区治理职责,形成权责明晰、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社区治理工作格局。构建“1+2+X”(1名社区“两委”成员+专职网格员和社区党员+“两代表一委员”或离退休干部、志愿者等)的网格治理模式,打造集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为一体的“全科网格”。健全“1+4+N”的“街道吹哨、部门报道”机制(1即街道社区党组织为“吹哨”主体;4即在平时由常驻街道的公安、综合执法、司法、市场监管等4个部门常驻街道;N即面临需要常驻部门以外其他多个职能部门配合解决的急事难事时,市县(市)区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单位派驻干部到街道或社区下沉解决有关治理事项),建立了哨源形成、吹哨报到、处置反馈、考核评价的工作流程,累计“吹哨”4600余次,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近5000件。

  三是规范督查考核,减少基层“繁文缛节”。严格落实基层减负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全面清理各类“责任状”和考核评比事项,统一规范评比达标、示范创建等活动。及时清理、修订和完善,不符合基层实际和发展需要的政策规定,为基层改革创新提供制度支持。改进“督”的方式提出“战”的实效,从只挑毛病、发号施令向既发现问题又帮助解决问题转变。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专项规范整治行动,防止和克服“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兴庆区坚持严控并减,切实精文简会,2021年一季度发文同比下降30%;金凤区分级分类科学减负,按照各部门(单位)上年度发文、开会的总数量划分为3个级别,根据不同的级别制定相应的文件、会议、督查检查精简计划,避免“一刀切”。西夏区梳理出28项需要督查检查考核事项,严格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程序,杜绝区级部门未经审批擅自在基层开展督查检查考核行为。永宁县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运用“四不两直”式、靶向式、点穴式的督查方式,整肃过度留痕。全面梳理创建示范活动,取消8项创建示范活动。贺兰县“一票否决”事项从党风廉政建设、平安建设工作、安全生产工作等9项内容,减少为“安全生产工作”1项;灵武市扎实开展党务政务微信工作群清理,摸排微信工作群590个,清理规范后401个,压减率32%。

  四是落实激励措施,激发基层人员活力。结合自治区出台的《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若干措施》,提高乡镇干部待遇,实际收入高出县直机关同职级干部20%。打通基层事业身份人员上升通道,给乡镇(街道)所属事业单位核定副科级职数。提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增至20%以上。同时,各乡镇(街道)可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尽其才的原则,统筹使用行政事业编制人员。有力地调动了基层工作人员积极性,让乡镇(街道)的干部有奔头、有希望、有干头。

  五是规范清理挂牌,推动基层阵地“瘦身”。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严禁对基层机构编制事项进行干预,坚决杜绝要求基层对口设立机构和加挂牌子等行为不得要求乡镇(街道)对口设立机构,乡镇(街道)严格按照“五办四中心”规范机构挂牌。清理社区(村)工作机构牌子、上墙制度,解决社区(村)组织活动场所挂牌过多过滥的问题,从根本上整治“牌子满墙”的顽疾。开展“社区万能章”治理专项行动,清理社区出具证明事项,解决烦扰居民群众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的问题。

  下一步,银川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继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推动基层工作更加高效,干部作风更加务实,百姓获得感更加充实。(银川市委编办  王星华)

【编辑】:邵志权
【责任编辑】:葛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