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石卿)9月23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宣传部指导,长庆油田公司主办,第三采油厂承办的“中国石油开放日——走进长庆油田”活动在银川、盐池两地举办。通过组织观看宣传片、现场参观、交流互动等环节,集中展示了中国石油及长庆油田公司(以下简称“长庆油田”)近年来在科技创新、绿色集约发展等方面的一系列新成果,让大众深入了解石油是如何炼成的。
启动仪式上,延安精神示范教育基地、企地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在宁夏石油展览馆揭牌。随后与会人员走进展览馆,参观了解长庆油田公司的发展史,触摸来自地下3000米的能渗出石油的石头,直观感受采油的技术难度。
据了解,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横跨陕甘宁蒙等省(区)的长庆油田,油气资源禀赋差,常规技术很难实现经济有效开发,属于世界性难题。针对长期制约开采的一系列“卡脖子”技术,长庆油田以提高单井产量和降低开发成本为目标,持续学习借鉴,掌握了钻井、采油的一些“硬核”技术,攻克了致密气(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页岩油(一种石油资源)开发世界难题,建成了国内首个百万吨页岩油示范区和全国最大的致密气田,多项工程技术指标迈入世界领先行列,为同类低渗透油藏的勘探开发探索了成功的解决方案。
同时,长庆油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成我国第一个数字化油气田。“我们将分散在大漠深处、梁峁之间的12万口油气水井、2800座站库、8万公里管线及上百万台生产设备装进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实现了自动操控、远程管理和智能指挥,驱动油气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向新型工业化转型,最大限度降低管理和运营成本。”长庆油田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作为国内最大天然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始终把贡献清洁能源的责任扛在肩上,持续加快天然气上产,在上半年生产的油气总量中,天然气占比达到61%。如果把这些天然气全部转化成热能,相当于4个三峡电站同期发电量产生的热值。按照规划,2025年产气量将达到500亿立方米,每年可替代6654万吨标煤,助力国家减排1.78亿吨二氧化碳。
面对“三低”油气田勘探开发成本高、难度大的现实,长庆油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分散在大漠深处、梁峁之间的油气水井、站库、管线及生产设备装进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实现了自动操控、远程管理和智能指挥。坚持经营上精打细算、生产上精耕细作、管理上精雕细刻、技术上精益求精,推动油田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探索形成了五大类低渗透油气田低成本开发模式,实现了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
近十年来,长庆油田油气当量年均增幅近300万吨,相当于每年给国家贡献一个中型油田。据悉,今年1—8月份生产原油1682万吨、天然气317亿立方米,油气当量4207万吨,多项业绩指标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预计全年油气产量将攀上6200万吨新高峰。“十四五”期间,长庆油田油气年产量将达到68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