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 听故事、做香囊、戴五彩绳……6月2日,永宁县闽宁镇玉海小学的课堂上热闹非凡。端午节前夕,由闽宁镇人民政府和永宁县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正在这里举行,原隆村非遗工坊的老师带着他们的非遗作品走进课堂,为学生带来有趣的非遗手工制作和生动的非遗文化讲解。
课堂上,原隆村非遗工坊的老师给同学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同学们认真聆听屈原的故事,对端午节的起源、民俗、文化内涵又有了深刻的认识。制作香囊对学生们来说真是新鲜极了,裁制、装填、缝制、打结等香囊制作流程,孩子们学的特别认知,暗地里还进行比拼,看谁做的最好,期待得到老师的夸赞。
“我做了一个红色的小香囊,准备把它挂在床头,这是我亲手制作的,我很喜欢。”五年级一班的学生李淑娟,在这次非遗进校园活动中,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制作的香囊得到了老师的夸奖。
“6月11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希望今天活动能让孩子们在非遗文化的熏陶和启迪中,对非遗文化有更深的学习和理解,通过非遗进校园的活动,增强同学们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及民风民俗。”永宁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张蕾说。(记者 葛龙 通讯员 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