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推动《宁夏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全面落地见效,我区立足三个关键维度,制定《推进落实〈宁夏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九项措施》,以硬核举措推动整治工作向深向实,全力守护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强化安全管理。公安、交管部门精准研判电动自行车重点违法、重点区域、重点群体,组织开展精准打击,形成“情报精准、指挥高效、行动有力”的闭环工作体系。建立电动自行车智能化管理平台,依托电子警察、治安监控等实时解析“视频流”“图片流”数据,及时发现、高效打击电动自行车重点违法行为。通过扩大等候区面积、设置机非隔离设施、施划导向线、设置禁驶区等措施,减少机非混行和路口冲突点,化解交通安全隐患。
强化源头治理。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联席会商制度,定期组织联合查处电动自行车经营户、维修店铺违法销售、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协同加强摩电车辆销售企业监督管理,指导平台企业规范骑手驾驶行为。强化对电动自行车亡人事故开展溯源调查,常态化组织开展交通事故分析,深度查找潜在危险因素,梳理汇总事故多发、非法改装隐患突出的电动自行车品牌型号、即时配送平台、互联网租赁企业清单,向行业主管部门通报,由行业主管部门督促问题单位整改落实,并及时反馈整改情况。部署网安、交管等警种部门,加强对抖音、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的巡查,依托“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发现预警模型”,重点关注涉“解限速”“增容量”“烧胎炸街”等网络敏感词,依法依规处置网上违法信息,有效预防非法改装安全隐患。
强化服务保障。结合交通安全宣传“七进”活动常态化开展主题宣传,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发送警示提示宣传信息,曝光典型事故、违法案例,加大社会舆论监督力度,引导广大群众遵规守法、文明出行。进一步推动摩电车辆“带牌带险”销售工作,利用乡镇政务服务网点、交通安全劝导站,深入农村地区提供登记挂牌服务,引导群众购置车辆保险,有效方便群众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工作方式,对于轻微违法、首次违法的驾驶人以批评教育为主,通过现场讲解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和典型事故案例,帮助驾驶人认识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及时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宁夏应急管理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