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盘县东部的竹海镇,海拔1500—2133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仅15.5℃。在这里,东与普安县接壤,南与马依镇相连,北与马场镇相邻,距盘县城关镇53公里,距红果91公里,距六盘水市区202公里,313省道贯穿东西,英大公路横穿南北。云上竹海景区便位于镇上,此处以竹海风光为主要特色,境内有连片灰竹林3万亩,是六盘水市境内稀有的竹林成片区。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竹海镇居民日常生活的状态。竹海景区涵盖了白果岭、竹海、竹溪三个小景点。这里,因竹海形成的“竹根水”,是该地区森林竹海特殊地理条件下形成的具有极低硬度的天然极软水,属国际首次发现的优质饮用水。
“竹根水”烹调的“竹海宴”,是招待贵客、嘉宾的上好宴席。“竹海宴”由十六个大菜组成:竹海精灵肉(竹鼬肉)、竹燕窝、竹荪童体、竹荪官帽、竹荪子合、儿荪满堂、竹节虫、竹海野生菌、肉沫炒竹笋、酸菜煮竹笋、竹海水豆腐、竹荪炖鸡、竹海森林野菜等。据悉,若能荣获主人家完整地摆上一桌“竹海宴”,你肯定是他一生中遇见不多的上等嘉宾,一定是会带给他一身好运的人;据当地传说,若你与“佛”有缘,在秋冬季节云雾之中还可见万象佛光;沿着曲径幽深的竹海古驿道,看着远处竹林中若隐若现的农家升起的袅袅炊烟,仿若看到竹海镇老厂纸远销海外的商业繁荣景象。
走进盘县老厂镇新盘居委会原老纸厂内,可以看到如今保存完好的造纸作坊——新盘造纸作坊。始建于民国年间,老厂的造纸工艺仍沿袭着蔡伦造纸术中最原始的部分,不同的是过去煮竹麻时用的是草木灰,现在用的是纯碱和烧碱等化工品。康熙年间,造纸工艺传入老厂镇,乾隆时期得以完善,现其造纸工艺是中国古法造纸的活化石。工艺由护林、砍竹麻、磕竹麻、上窑、煮窑、踩竹麻、洗竹麻、踩泡窑、泼尖水、透尖水、打碓、配兑桦水、下槽、操纸、榨纸、晒纸、合纸等72道工序构成。游客还可以现场体验花草纸制作。
花草纸,源于中国最古老的手工造纸法,将草、花撒在纸浆中,用简易的工具,在一池花粥中捞出一张张婀娜的纸张。花草与纸融合为一,散着草香,描绘出一幅别样的画卷。手工花草纸,不仅有美丽的花纹,更有纯天然的压花;不仅有纸的妙,又融合了花的美。给人一种身临大自然的美妙感受。
在云上竹海景区仅20分钟车程的地方,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盘县大洞景区。盘县大洞,原叫十里大洞。经考古学家进行考古发掘、论证,为发育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古人类文化遗址,早在30万年以前就有了古人类在洞内居住。洞内出土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10%的石片、石核具有修理台面技术(勒瓦娄哇技术),这在中国南方旧石器工业加工技术中是独树一帜的,第一次否定了勒瓦娄哇技术为西方所独有。大洞遗址以它巨大的规模,比较完好的堆积层和堆积物含有极为丰富的人类遗物、遗迹,以及庞大的共生哺乳动物群化石,显示了它在东亚南部人类进化和环境演化等研究中的巨大潜能。
在炎炎夏日,经历了一天的游玩,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到隐没于竹林中的竹园溪酒店,伴随林间吹来的徐徐凉风,阵阵竹香沁人心脾,顿然倦意全无。在绵绵细雨时节,倚靠藤椅,听竹林小舍外雨声淅沥,观竹海云雾翻腾,一杯竹根水泡制的绿茶,看叶芽在杯中沉浮,细细品味,茶叶跟竹根水的鲜香在唇齿间萦绕,久久不能褪去,滋味万千。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远离城市喧嚣的的那份宁静。大洞竹海,就是这样一个让心平静的地方。
交通
自驾出发:
昆明、贵阳自驾-沪昆高速-英武站下-竹海镇(老厂)
盘州自驾-盘兴高速-大山站下-竹海镇(老厂)
高铁出发:
贵阳北站、昆明南站-盘州站(乘坐13路公交)-红果汽车站-换乘达竹海镇(老厂)的客车
贵阳北站、昆明南站-普安县站-换乘到达大洞竹海景区
火车出发:
昆明站、贵阳站-红果站-红果汽车站-换乘到竹海镇(老厂)的客车。(从火车站步行或乘坐公交车都可前往红果汽车站,步行只需5分钟,多运动,常健康!)
汽车出发:
昆明(兴义、六盘水)直达竹海镇(老厂)的客车一天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