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10时,平罗县头闸镇双渠村制种基地里,500多亩制种作物正迎着日光茁壮成长,村民也顶着烈日抢抓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节开展田间管护。此时,驻村书记祁振东也来到地里,和村民一起查看着菜苗的长势。
“最近太热了,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些制种作物,这可是群众一年的盼头。”看着眼前一大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祁振东眼里有责任,也有希望。
2022年5月,头闸镇综合执法(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祁振东被选派到双渠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但他和双渠村的缘分并不是从那时开始的,早在2018年,他就曾在双渠村挂职两年。
“祁书记是镇上的年轻干部,更是个干实事的干部,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我们和群众都很认可他,一直希望他还能再回来带着大家干事业。”双渠村村监会委员李全明说。
时隔4年,祁振东临危受命到双渠村担任驻村书记,没有动员、没有犹豫,祁振东毅然回到双渠村的田间地头、群众身边,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像种子一样扎根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以后也要扎根农村,这辈子能为农村干点实事就值了。”祁振东说。
咋干实事?得找到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近年来,头闸镇依托制种产业,持续打造“魅力头闸制种之乡”。祁振东看准时机,紧跟全镇产业发展势头做足做活制种产业“文章”,使制种产业成为双渠村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字招牌。他积极为村民和制种企业牵线搭桥,帮助村民选优制种品种、推行订单种植,组织大家开展联种联收,实现统一栽植、统一灌水、统一调苗、统一收获,确保农作物丰产丰收。
今年双渠村制种示范区制种总面积1300多亩,集中种植面积500余亩,涉及黄瓜、西瓜、苋菜、冬瓜、架豆等32个制种品种,预计全村制种收益将超过800万元,每亩收益达6000元。
“我去年种了3亩龙椒和牛角椒,每亩收入近8000元,比种植玉米的收益翻了好几倍。今年在祁书记的鼓励下我又扩大了种植规模,争取再有个好收成。”村民姚自国说。
去年,双渠村涉及全镇土地平整项目1000多亩,部分村民因为沟渠改造、“一块田”改革而出现分歧。
“渠改直了,但是却占了我家的地,凭什么?”
“田块变大了,但是地哪有我原来的那块田好?”
今年年初,眼看春灌就要开始了,却因为各种矛盾使得项目进展受阻,祁振东十分着急,他带着班子成员每天深入田间和农户家中,把一桩桩、一件件矛盾纠纷进行分析、化解。这中间也免不了和村民红过脸,但是隔一天,祁振东就厚着脸皮来到村民家里,几杯茶喝完,所有的不愉快都烟消云散了。
“祁书记耐心地讲政策和道理,化解了我们的误解,如今田路好走了,水好淌了,大伙儿都说项目建设得好。”村民李生山说。
驻村期间,祁振东积极完善村“两委”班子建设,开展党建促乡村振兴活动,推动党建与强村富民、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村“两委”班子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农户发展产业的势头逐渐增强。
建设了壮大村集体经济蔬菜大棚,修缮了村庄巷道,绿化了文化广场……双渠村的变化,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同时,他们又有了新的期盼。
“听说驻村书记今年就到期了,你要走了,我们再见就难了。”
“书记,多希望你还能继续在双渠村工作,我们跟着你好好奋斗,过上更好的日子。”
……
制种基地里,村民你一言我一语追问着祁振东,那是对祁振东的不舍,更是对他工作的认可。
记者手记:
祁振东长期工作在头闸镇和双渠村,因此,他更懂村情社情,懂农业生产,懂民意民忧。采访中,双渠村有多少外出务工人员,近年来有多少人返乡创业,哪个队更适合发展制种,哪个队需要开展环境整治,祁振东了如指掌。同时,能感受到他很愿意和群众“认亲戚”、交朋友,通过共同生产生活,真正融入群众当中,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建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记者 周丽华 桑娜)
【编辑】:张海燕
【责任编辑】:杨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