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保证粮食安全,平罗县渠口乡宏潮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玉米+大豆”“大豆+菟丝子”等种植模式,既保了粮袋子、又鼓了钱袋子,让农民“一季双收”。
繁露成霜,万物冬藏。10月31日,在渠口乡宏潮村晒场里,伴随着嗡嗡作响的机器,经过三道工序后,成熟的大豆和菟丝子被筛选、分离,农户忙着将大豆和菟丝子进行装袋、包装,让作物颗粒归仓。大家的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宏潮村党支部书记韩新明说:“农户每亩能拿700元的流转费,既可以外出务工,也可以就近在园区打零工,每天140到160元,一年下来每户可以增收1万多元。”
今年,渠口乡宏潮村坚持绿色发展导向,以稳产高产、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广“玉米+大豆、大豆+菟丝子”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利用大豆、玉米和菟丝子的“身高差”解决了三者“争地”的情况,既能充分发挥高位作物玉米的边行优势,又能扩大低位作物大豆的受光空间,还充分利用大豆中的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有机氮的特点,补充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的目标。同时利用菟丝子寄生草本植物特性,推广“大豆+菟丝子”种植模式,让菟丝子有攀藤攀附的作物,帮助菟丝子生长,让农民实现“一季双收”。
韩新明告诉记者,宏潮村今年流转土地5300亩,实施大豆套种玉米、套种菟丝子,亩均产出玉米500斤、大豆200斤、菟丝子200斤,每亩收入2000多元,村集体增收了16万元。(记者 石亚忠 郭雪航)
【编辑】:张海燕
【责任编辑】:张海燕